[实用新型]煤气化合成气粉尘含量分析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8075.5 | 申请日: | 2007-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1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蒋远华;杨晓勤;刘晓;姚继烨;文俊斌;曹金峰;黄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化 合成气 粉尘 含量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化合成气中粉尘含量分析仪的改进,尤其用于shell煤气化合成气中粉尘含量分析。
背景技术
shell煤气化合成气中粉尘含量是判断灰飞过滤器运行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目前采用大气粉尘采样器手动分析测定粉尘含量。但是在该仪器测定合成气粉尘含量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仪器存在下面几个严重问题:
1.shell煤气化合成气(有效成分:CO和H2)是有毒、高温、含水蒸汽、含灰的酸性气体。大气粉尘采样器电路板经常因为水蒸汽的进入而发生短路现象;普通塑料制成的取样部分耐不了高温,经常变形损坏;充电电池因为频繁使用导致电池损坏,故障率较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该仪器使用寿命极短(平均寿命半个月),一台大气粉尘采样仪器在正常情况下每8小时做一次分析,使用10天左右便不能继续做样分析,需要专业维修人员修理。而修理一台大气粉尘采样仪器的时间与使用一台好的仪器的时间相隔不长,这样很容易出现旧仪器没修理好,刚修好的仪器又坏,致使分析人员没有仪器做分析的局面,给维修和现场分析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3.由于该仪器需要充电,且操作十分复杂,分析员难以掌握,致使分析误差大,给分析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维护简单、能长周期分析测定shell煤气化合成气中粉尘含量的分析仪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煤气化合成气粉尘含量分析仪,包括陶瓷布氏漏斗2、采样头3、缓冲瓶4和真空泵6,陶瓷布氏漏斗2与合成气出口管1相通,采样头3置于陶瓷布氏漏斗2中,采样头3通过连接管5与缓冲瓶4进口相连,缓冲瓶4出口与真空泵6吸气口连接。
该仪器有以下优点:
1.新仪器抗合成气中水蒸汽、灰、酸等干扰很强,采样部分采用耐高温的陶瓷、玻璃、橡皮等容易制作的常用分析设备,能长期运行。
2、增加了装水的缓冲罐用来除水蒸汽、灰、酸等并起到降温作用,除去了容易短路腐蚀的电路板。
3.该仪器采用吸力大的真空泵作为动力,吸气量大。
4.采用现场220V交流电源,不需要充电,不需要带笨重的其它仪器,操作、维护简单,不需要专业维修人员,减少了分析员劳动强度,分析数据准确可靠。
5.制作一台新的合成气中粉尘含量仪器成本3000元,使用寿命仅按1年计算(估计使用寿命在2年以上),而大气粉尘采样器每台4400元,使用寿命只有半个月,该项目每年至少可直接创效益10万元。
6.间接效益待评估,一方面过去用的旧仪器维修频繁,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由于shell煤气化运行效益巨大,灰飞过滤器设备价值500万左右,该仪器投用后为shell煤气化灰飞过滤器运行得到第一手资料,为shell煤气化稳定运行提供了宝贵的分析数据,间接效益更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陶瓷布氏漏斗2插入合成气出口管,采样头3置于陶瓷布氏漏斗2中,与连接管5相连,连接管5另一端与缓冲瓶4进口相连,缓冲瓶4出口与真空泵6吸气口连接。采样头3用装有滤膜的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砂芯漏斗制成。橡皮塞中间有一直径15毫米左右的孔,其大头端有一深度4毫米左右、直径40毫米左右的孔,按照直径大小放入卡有滤膜的塑料圆环。缓冲瓶中有1/3体积的水。连接管末端与一根深入液面以下的玻璃空心管连接。合成气出口管为可以耐一定温度的橡胶管。采用现场220V交流电源。
用该仪器分析测定shell煤气化装置陶瓷灰飞过滤器出口合成气总管粉尘含量。
1.分析原理:将一定体积的合成气经过滤膜过滤,用电子天平称重滤膜增加的质量,用滤膜增重量除以合成气体积,计算出shell煤气化合成气中粉尘含量。该方法是原大气粉尘采样器使用的方法。
2.合成气从总管引出部分:shell煤气化总管合成气通过两级阀门调节流量并减压后,合成气通过耐一定温度的3m左右的橡胶管子引出,管子出口处用一陶瓷布氏漏斗插入管口。这样合成气流量可以控制,压力降到近常压,合成气温度可降至4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8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钩
- 下一篇:一种钻井泵主轴组合密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