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干法插层的反应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8015.3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严春杰;韩利雄;陈洁渝;姜磊;海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地大煅烧高岭土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43007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干法插层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金属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岭土、蒙托石等层状矿物进行干法插层反应用的反应釜。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纳米尺度产品的巨大优越性,开始研究各种超细化技术。其中插层技术就是针对层状矿物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超细加工方法。
插层技术是指一些有机或无机的小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到层状矿物的层间,从而消弱层状矿物的层间作用力,使其达到单体剥离效果的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超细加工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层状矿物的插层工艺研究了多年,但主要都采用湿法浸泡工艺,由于成本太高,一直都无法进行工业化推广。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干法插层设备,虽有一些干燥机、混合机勉强可以使用,但由于这些设备主要针对的是物料干燥或混合,用于插层使用不便,而且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层效果好的用于干法插层的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干法插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第一转动轴4、犁型搅拌叶片5、主动齿轮6、传动齿轮7、出料挡板11、第二转动轴12、从动齿轮13、调速电机16、链条17;第一转动轴4、第二转动轴12的两端部分别由轴承与外壳1相连,第一转动轴4位于外壳1外的右端设有主动齿轮6、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由链条17与调速电机16输出轴上的齿轮相连;第二转动轴12位于外壳1外的右端设有从动齿轮13,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6相啮合;外壳1内设有插层腔18,第一转动轴4、第二转动轴12上分别固定有犁型搅拌叶片5,第一转动轴4与第二转动轴12上相邻的两个犁型搅拌叶片5成180°布置,第二转动轴12上的犁型搅拌叶片5与第一转动轴4上的犁型搅拌叶片5相互交错配合;第一转动轴4上的犁型搅拌叶片5、第二转动轴12上的犁型搅拌叶片5均位于插层腔18内;外壳1的右端部上设有进料口8,进料口8与插层腔18相通,外壳1的左端部下设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与插层腔18相通,插层腔18内的出料口10的右侧设有出料挡板11。
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夹层2,外壳1与夹层2之间为封闭的油腔3;插层腔18位于夹层2内;外壳1的右端设有进油管,进油管上的进油口14与油腔3相通,外壳1的左端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的出油口15与油腔3相通,外壳1的左端部上设有温控插口9,温控插口9与插层腔18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轴设计,第二转动轴12上的犁型搅拌叶片5与第一转动轴4上的犁型搅拌叶片5相互交错配合,适合层状矿物进行干法插层反应用,插层效果好,插层率大于80%;
2、可对物料实现混合、挤压、搅拌、加热等多种作用,因而插层效率高,反应时间短,60min插层率即可达到80%;
3、反应过程中,可关闭出料挡板,使物料在反应釜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气氛,可以加快插层速率;
4、转速低,密封性好,生产过程无噪音、粉尘污染;
5、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插层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剖面);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1-外壳,2-夹层,3-油腔,4-第一转动轴,5-犁型搅拌叶片,6-主动齿轮,7-传动齿轮,8-进料口,9-温控插口,10-出料口,11-出料挡板,12-第二转动轴,13-从动齿轮,14-进油口,15-出油口,16-调速电机,17-链条,18-插层腔,19-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地大煅烧高岭土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湖北地大煅烧高岭土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8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即热式节能电热水器
- 下一篇:屋顶型复合纸液体饮料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