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表箱防水通风孔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7564.9 | 申请日: | 200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任昌兆;杨竹清;桂长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昌兆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300湖北省公安县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表箱 防水 通风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孔,特别涉及一种电表箱防水通风孔。
背景技术:
供电部门为了对用电户的电表进行统一管理,一般都将用电户的电表统一安装在一个封闭的电表箱内,而且大多数的电表箱是安装在室外。但电表装在电表箱内工作时会散发热量,使箱体内的温度升高,这样对电表的准确计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在箱体上制作通风口而使箱体内的温度散发。现有的电表箱上制作的通风口虽有一定的散热作用,但不具备防水功能,安装在室外的电表箱当遇到雨雪天气时里面经常会进水,影响电表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引起短路起火,给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达到使电表箱内通风降温,又能防止雨水进入电表箱内的电表箱防水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电表箱防水通风孔由通风槽、内层挡水板及外层挡水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各内层挡水板和各外层挡水板的两端互相连接成一整体,外层挡水板的上面制成向电表箱底外下斜的斜面,使两挡水板之间形成通风槽,所述的内层挡水板和外层挡水板之间为空心夹层结构。所述的外层挡水板的下面制有漏水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双层挡水板结构,外层挡水板能大大地缓解雨水的冲压力,当部分雨水进入第一层后,既能被第二层挡住,并从两层之间的漏水槽流走。真正起到了既能通风降温,又能阻挡雨水的侵入的作用。消除了电表箱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制有防水通风孔的电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制有防水通风孔的电表箱的主视图;
图3为制有防水通风孔的电表箱的A-A剖视图。
图中:1、内层挡水板,2、通风槽,3、外层挡水板,4、电表箱底,5、漏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表箱防水通风孔由内层挡水板1、通风槽2和外层挡水板3构成,直接制在电表箱底4的侧面上。各内层挡水板1和各外层挡水板3的两端互相连接成一整体,外层挡水板3的上面制成向电表箱底4外下斜的斜面,使两挡水板之间形成通风槽。所述的内层挡水板1和外层挡水板3之间的间距为一般为3mm。所述的外层挡水板3的下面制有漏水槽5(参见附图1-3)。
使用时,当有雨水打在电表箱底4上时,先由外层挡水板3将雨水阻挡,雨水的绝大部分被挡在外面,且雨水的冲压力也被大大地缓解。
当极少部分的雨水再进入内层挡水板1时,由于冲压力被大大地缓解,即能完全被内层挡水板1挡住,其雨水从两层之间的漏水槽5流走。而电表箱底4内的温度由两挡水板之间形成的通风槽2向外散发,真正起到了既能通风降温,又能阻挡雨水侵入的作用,消除了电表箱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特别适合于安装在室外的电表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昌兆,未经任昌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7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