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表箱开环式柱口锁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7563.4 | 申请日: | 200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7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任昌兆;杨竹清;桂长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昌兆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300湖北省公安县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表箱 开环 式柱口锁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表箱开环式柱口锁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电表箱的锁闭装置,都是在箱底上设置一个锁环,在箱盖上开一个与锁环配套的锁孔,将箱底上的锁环插入箱盖上的锁孔后,再将锁扣穿过锁环进行锁紧而达到锁闭箱体的目的。但这种锁闭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锁环在插入锁孔时,因箱盖的开闭造成锁环与锁孔有一定的角度,必须要将锁孔做的比锁环大一些才能使锁环插入锁孔。而且在箱盖上锁的地方需要留出一个较大的凹型空间,这样箱底和箱盖的结合处会出现较大的间隙,使雨水会顺锁孔的间隙进入箱底,造成箱内的电器短路甚致导致火灾,给用户及电力部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电表箱锁闭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箱盖上制有U型槽开环式结构的锁柱孔,使锁柱楔于锁柱孔内,且锁孔处不需要留出较大的凹型空间,箱底和箱盖的结合处没有间隙,能彻底防止雨水进入电表箱底内的电表箱开环式柱口锁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电表箱开环式柱口锁闭装置由锁柱及U型槽构成,其特征在于:U型槽制在箱盖的一侧边缘上,锁柱下端固定在箱底的侧壁或间隔板上,锁柱上端开有锁柱孔或锁柱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箱盖上设置U型槽与锁柱配合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电表箱锁柱孔与锁环间隙过大,锁柱孔密封性能差,雨水容易进入箱底内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且该结构开合方便,制造容易,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附图为电表箱开环式柱口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柱,2、U型槽,3、锁柱孔,4、锁柱凹槽,5、箱底,6、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表箱开环式柱口锁闭装置由锁柱1及U型槽2构成(参见附图),U型槽2制在箱盖6的一侧边缘上,U型槽2向边缘内凹陷。锁柱1的下端固定在箱底5的侧壁上,当电表箱的箱盖6由多个构成时,锁柱1的下端一般固定在箱底5内的间隔板上;锁柱1的上端开有锁柱孔3或锁柱凹槽4,用于锁具的穿入。
安装使用时,将箱盖6与U型槽2对应的另一侧铰接安装在箱底5的侧壁上,使U型槽2与锁柱1对应,并将锁柱1环抱在U型槽2的圈体内,再将锁具由锁柱孔3穿入或锁柱凹槽4锁紧,即可达到将电表箱锁闭的目的。一般一个箱盖6上制有两个U型槽2,箱底5上对应制有两个锁柱1。
由于该锁闭装置采用U型结构,锁柱1与U型槽2采用开环楔合的方式,不需要从箱盖6边上打孔穿过,箱盖6上的密封凸缘和箱底5上的密封槽未被截断,而使得电表箱的密封性能好,雨水不会进入电表箱内造成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昌兆,未经任昌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7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护理盘
- 下一篇:汽车安全带自动解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