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泡式鱼塘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7441.5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树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鱼塘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塘增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泡式鱼塘增氧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和农村使用的增氧设备都是叶轮式,通过四个浮球的浮力把它浮在水面上,叶轮只在水表面转动,只把少量的空气搅入水中,因而对鱼塘的增氧效果并不理想。另外,还有一个不尽人意的缺点,就是鱼塘增氧设备完全依靠外接电源,一旦遇到停电,这种叶轮式鱼塘增氧设备就无法使用。由于目前农村供电质量不高,经常会发生停电事故,因此当鱼儿缺氧并碰上停电时,农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鱼塘翻塘死鱼而毫无办法,这样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弄得农民伤心发愁:养鱼一年没收入,反而赔血本。虽然有些农户为了应付上述突发事件而购买了发电机,但这又额外增加一定开支,从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泡式鱼塘增氧机,以解决现有鱼塘增氧设备增氧效果不理想、效率低、成本高、严重依赖电力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它包括马达、软管、气泵,所述气泵由管状汽缸和设在汽缸内的管状活塞构成,所述管状汽缸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其封闭端上开有一出气口,在出气口上设有出气阀门,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主软管连接,而主软管又与一分支器连接,在分支器上连接有若干分支软管,该分支软管的端部连接有一莲蓬状喷头,在喷头上系留有浮标。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的进口处固定有活塞轴,该活塞轴通过一连杆与曲轴连接,在管状活塞的中部设有塞板,在塞板的中心处设有一进气口,在进气口上设有进气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细长缝,该细长缝一圈一圈的排列并呈放射状分布在喷头上。
作为优选,所述分支器为球体,在球体上设有若干个出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曲轴的端部与马达的转轴或手动摇把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泵外套有冷却水箱。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供气量大,气量分布均匀、能耗低等特点。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可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送入水中。同时,其喷头放置在水底,能产生许多微小的气泡,并且这些气泡可迅速与水紧密地结合、并溶解于水中,因而使鱼池得到快速增氧,让鱼儿得到持续、充足的氧气。另外,本实用新型适应性较强,可以由电动机、燃油机、手动等多种动力驱动,从而避免了停电给渔民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气泵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气泵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分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喷头在鱼池中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它由马达1、气泵2、软管3、分支器6、喷头5、浮标4等构成。图2是气泵2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气泵2主要由管状汽缸21和管状活塞22构成。其中汽缸2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其封闭端上开有一出气口16;并且在封闭端上,出气口16外周处焊接有连接主软管的出气管18。为了降低气缸21工作时的温度,因此在气缸21外套有冷却水箱15,以便其产生的热量及时得到扩散。
出气口16上设有出气阀门17,该出气阀门铰接在汽缸21的封闭端上,并由铰轴上的转动弹簧将出气口16盖住,活塞22的中部设有塞板13,在塞板13的中心处设有一进气口12,在进气口12上设有进气阀门14。活塞22的进口处固定有活塞轴11,该活塞轴11通过一连杆9与曲轴8连接,曲轴8端部与马达1的转轴连接,并由马达1驱动;或与减速机构的输出轴连接,由马达通过减速机构(如采用皮带、齿轮传动等减速)驱动。
图3是气泵2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该气泵2中,其活塞22尾端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弹簧23,该弹簧23将进气阀门14压置在进气口12上。而气缸21的出气管18尾端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弹簧24,该弹簧将出气阀门17压置在出气口16上。另外,从该图还可得知,所述曲轴8的端部与手动摇把20连接,这样在紧急状态时可由人工来驱动气泵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树,未经刘德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7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