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7054.1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农;张超;田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212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行程 落锤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铁路车辆缓冲器性能的装置,具体地指一种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机。
背景技术
缓冲器的作用是缓和列车在运行中因机车牵引力变化或在启动、制动及调车作业时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纵向冲击和振动。缓冲器的性能指标及状态对减轻车体结构、减小装载货物损坏、以及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部颁新的《铁路货车厂修规程》在缓冲器检修章节中明确规定检修组装后的ST、MT-2、MT-3型缓冲器必须进行行程落锤试验,并对试验项目的要求、方法及评价指标作了明确的说明,以此作为确保厂修货车缓冲器检修质量的必要指标。其中要求:在箱体上平面放置φ1mm的铅丝,将12T重锤提升至离缓冲器推力锥(中心楔块)上平面一定的高度,对ST型缓冲器为100mm,MT-2型缓冲器为276mm,MT-3型缓冲器为243mm的高度,使重锤自由落下,以打不到铅丝为合格。
目前,针对厂修货车缓冲器的检测试验大多还是采用原始的人工或简单的机械手段,先将重锤提升到设定高度,手动使其下落来试验缓冲器的性能。其人工操作步骤繁琐复杂、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其重锤提升的精确位置难于控制,人为测量的数据稳定性差、误差大,特别是锤体提升高度值在锤体释放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化,导致试验的准确性差。同时,锤体在自由下落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满足厂修缓冲器的检修工艺要求,保证缓冲器的检修质量,急需对现有简陋的缓冲器检测设备进行改进。但至今为止,同行业中还没有一种有效针对厂修货车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的专用装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垂体提升和释放位置精确、试验的准确性高、安全性好的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机,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间设置有砧座,底座的两边设置有一对立柱,一对立柱的中间设置有可自由下落的重锤,一对立柱的上面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中间设置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与一小横梁相连,小横梁的两端与一对垂直布置的吊杆的上端相连,一对吊杆的下端则通过连接轴与一对圆弧面挂钩的中部铰接;一对圆弧面挂钩的钩头部分与安装在重锤顶部的挂钩轴相钩接配合,一对圆弧面挂钩的钩尾部分则通过释放轴相连;释放轴正上方的横梁上设置有释放油缸,释放油缸的活塞杆端与释放轴相顶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重锤限制在底座、立柱、横梁所组成的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件中进行起升和自由下落,可有效预防重锤偏移,使试验安全可靠。由举升油缸、一小横梁、吊杆、圆弧面挂钩构成重锤提升机构,锤体的起升由控制电气驱动举升油缸实现,其行程可以精确满足各种类型缓冲器提升高度值的要求。由释放油缸、释放轴构成重锤释放机构,垂体的释放由控制电气驱动释放油缸在设定的位置动作,可有效防止锤体提升高度值在释放过程中发生变化,从而可大幅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同时,本试验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能大幅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机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缓冲器行程落锤试验机,具有一个安装在基础上的底座1,底座1的中间安装有用于放置缓冲器4的砧座2,底座1的两边设置有一对立柱3,一对立柱3的上面设置有横梁9,底座1、立柱3、横梁9采用组焊结构件,并根据设计精度要求进行机加工,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支撑重锤5完成起升及自由下落功能。重锤5设置在一对立柱3的中间,重锤5的外侧面设置有导键14,立柱3的内侧面设置有导槽15,导键14和导槽15相嵌合,可以限制锤体在释放及下落过程中产生水平位移,确保试验安全可靠。导键14和导槽15采用高精度加工及高精度安装,可以进一步降低锤体下落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保证锤体基本上属自由落体运动。进一步地,重锤5由数块可拆卸式锤片组合而成,以方便重达12吨的锤体加工制造。立柱3的内侧面下部还设置有重锤支承座16,在试验机不工作时重锤5搁置在重锤支承座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7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获取装置、截面评估装置、以及截面评估方法
- 下一篇:防滴漏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