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6955.9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6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3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贴胶 弹片 式压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聚合物及动力电池制造生产线上正负极片贴胶工序中的一种压紧胶带的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它可广泛运用于锂电池、聚合物及动力电池正负极片上贴胶前胶带压紧。
技术背景
国内电池制造领域内,电池正负极片上贴胶前胶带压紧方式普遍采用钢性压胶。
现有的钢性压胶装置由顶板1、压块2、胶带6、极片7组成。所述顶板1是固定不动的,压块2活动连接在顶板1的下方,压块2在气缸的作用下可上下运动,极片7紧贴顶板1下端面,胶带6又紧贴极片7下端面。
现有的钢性压胶装置的工作方式为:将胶带6按照图3所示缠绕;压块2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钢性的将胶带6牢牢的压紧在顶板1的下端。此时如气缸的作用力过大,轻者胶带6变形,重者极片7被压伤;如气缸的作用力过小,胶带6无法被压紧,影响了贴胶效果。
现有的这种钢性压胶装置容易压伤极片,贴胶后胶带易变形,降低了贴胶的质量,且对人员技术水平和零件配合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它采用弹性压紧胶带,防止了极片在贴胶过程中的压伤,避免了贴胶后极片变形,提高了贴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它包括顶板1、压块2、弹片3、连杆4、滚轮5、胶带6、极片7,所述顶板1是固定不动的;压块2活动连接在顶板1的下方,压块2在气缸的作用下可上下运动;弹片3固定连接在压块2上端;滚轮5连接在连杆4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的下方有压块(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块(2)上端有弹片(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板1为L型,其横向边的长度大于纵向边的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3的材质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3具有在收到外力的情况下可产生变形,外力消除后可恢复原状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具有如下优点:①、采用了弹性压紧胶带保证了贴胶后胶带的平、整、齐和无皱痕,提高贴胶质量。②、弹片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的防止了极片在贴胶过程中的压伤,避免了贴胶后极片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的压紧胶带示意图。
图3为钢性压紧胶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的滚压胶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的弹片工作示意图。
图中1.顶板,2.压块,3.弹片,4.连杆,5.滚轮,6.胶带,7.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它包括顶板1、压块2、弹片3、连杆4、滚轮5、胶带6、极片7,所述顶板1是固定不动的;压块2活动连接在顶板1的下方,压块2在气缸的作用下可上下运动;弹片3固定连接在压块2上端;滚轮5连接在连杆4上。
本实用新型极片贴胶弹片式压胶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压紧胶带
将胶带6按图2式缠绕,此时压块2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固定在压块2上端的弹片3将胶带6的右端压紧在顶板1上,此时弹片3有轻微弧度(如图5所示),使得胶带6受力得到缓冲,有效的防止了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极片7被压伤和胶带6变形。(如图2所示)
二、滚压胶带
当弹片3压紧胶带6时,滚轮5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滚轮5紧贴胶带6(如图4所示)。
三、回位
当贴胶完成后,压块2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固定在压块2上端的弹片3与胶带6分离,此时弹片3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重复上述运动。(贴胶工作原理请查阅专利ZL200720083228.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6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风道的磨粉机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