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多光谱光轴装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6644.2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6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万;陈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G01J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光谱 光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多光谱光轴装校装置,为各类光电设备中多光谱传感器光轴的装校提供高精度、大范围的平行和垂直装校基准。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光电设备对多光谱传感器的集成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多光谱传感器的集成应用中,光轴装调面临着如下问题:
1)各型光电设备通常集成有可见光、红外、激光等波段的传感器,需要具备同时对可见光、红外、激光等波段传感器的光轴进行装调。
2)许多光电设备的传感器光轴间距较大,特别对于两翼悬挂传感器的大型光电设备,传统的光轴装调装置不能满足传感器之间的光轴装校。
3)集成传感器光轴精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光电设备的性能,这就需要光轴装调装置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精度。
4)光电设备一般要求传感器光轴与设备俯仰轴线垂直,这就需要建立与光学基准目标光轴垂直的另一光学基准,用于此垂直度的装调。
现有的光轴装校装置,缺乏集成式的多光谱光轴装校装置,只能采用逐次装调、积木式搭建的方法进行装校,装校效率和精度低,尤其在遇到传感器之间光轴间距大于300mm时,往往无法装校光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波段平行光轴装校、适用性广、高精度、90°光学基准光轴装校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光轴装校装置,以满足各类光电设备光轴装校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平台8和支座架6,平台上安设有2个光轴相互平行的目标光管2,在平台的前方设置升降支架13,在升降支架的一侧安设测量支座7,测量支座上安设测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个目标光管一个固定安设在平台8上,另一个安设在一精密直线平移平行导轨装置上,目标光管上配置可见光照明系统和红外热源系统,测量组件中测量光管的光轴与目标光管的光轴相垂直,集成90°光学装校基准。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目标光管2采用卡塞格林光管,光学件镀金属膜,能适应任意光谱的成像;光管分划板11采用镂空式金属狭缝分划板;精密直线平移平行导轨装置的导轨为V-平面结构导轨,移动范围为1500mm。
按上述方案,整个装置安设在隔振地基5上。
按上述方案,在测量光管的对应方向设置固定反射镜组4,反射镜组由两个平行的反射镜组成,反射面达到300mm范围,可提供不同设备中传感器组与设备俯仰轴系90°的装校基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被测试设备14放置于升降支架13上,设备观察窗口朝向目标光管2,通过调节升降支架的高低,使目标光管口径覆盖至被测试设备的各传感器窗口。当被测试设备传感器窗口范围在300~1500mm之间时,需移动目标光管,使两个目标光管的口径覆盖至设备中的各传感器窗口。被测试设备发射激光,使光斑成像于目标光管分划板中央位置。电视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对目标光管的分划板成像,可判断激光传感器、电视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三者光轴的平行性。测量组件1对固定反射镜组4自准直,用测量组将设备的俯仰轴引出,电视传感器对目标光管的分划板成像,判断电视传感器光轴与俯仰轴的垂直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适合于任意波段传感器组件光轴的装校。(2)适用范围广,对于集成传感器光轴跨距在1500mm范围内的光轴装校均适用。(3)光轴精度装校高。(4)采用集成式设计,装校效率高。(5)在装置中集成90°光学基准后,同时解决光轴之间90°基准装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放置升降支架和被测试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反射镜组的正视结构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装置安设在隔振地基5上,包括有支座架6和安设在支座架上的平台8,平台上安设有2个光轴相互平行的目标光管2,所述的2个目标光管一个固定安设在平台8上,另一个安设在一精密直线平移平行导轨装置9上,精密直线平移平行导轨装置由V-平面结构导轨及滑台构成,并配置手动摇柄3,目标光管固定于滑台上,平行移动范围为1500mm,两目标光管之间可实现最大达1500mm的跨距,两光管光轴的平行性精度优于5″;目标光管由2个相同的通光口径D0=300mm的卡塞格林光管组成,采用折反式光管形式,光学件镀金属铝膜,适合任意波段光束成像;目标光管2设计成焦距f′=3000mm的抛物面光管,光轴平行性可达到15Km以上;目标光管的目镜端配置分划板11,分划板为镂空的金属狭缝分划板,处于目标光管的焦面上;在2个目标光管的分划板后端分别配置可见光照明系统10和红外热源系统12,可为各类光电传感器光轴的装调提供相应波段的光学基准目标。在平台8的前方设置升降支架13,升降支架上放置被测试设备14,可实现高低方向的调整。在升降支架的一侧安设测量支座7,测量支座上安设测量组件1,测量组件中测量光管的光轴与目标光管的光轴相垂直,集成90°光学装校基准。在测量光管的对应方向设置固定反射镜组4,根据各类光电传感器俯仰轴的高度位置,设计大口径的固定反射镜组和测量组件1,反射镜组和目标光管2光轴相互垂直,反射镜组由上下分布的双反射镜17组成,反射镜法线与抛物面光管光轴垂直,以满足光电设备中基准光轴与俯仰轴垂直度的装校要求,反射镜安设在反射镜座16上,反射镜座由支撑座15支撑,反射镜的反射面达到300mm范围,可提供不同设备中传感器组与设备俯仰轴系90°的装校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6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