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6480.3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5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郑国世;周念东;卢晓曦;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26 | 分类号: | F02F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41004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开口 燃烧室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属于汽车发动机/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两阀柴油机一般都能达到国2排放法规(相当于欧2),它们是通过匹配缩口式挤流型燃烧室活塞、机械式P型燃油喷射泵、带有较高进气涡流的螺旋进气道的气缸盖、较少喷孔的喷油器以及较大高压燃油腔的高压油管等来实现达到国2排放法规的。如果这些配置不作任何调整和优化,柴油机将很难满足国3排放法规(相当于欧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包括活塞体及顶部的燃烧室腔,燃烧室开口直径D1大于燃烧室ω形旋转腔缩口直径D3,D1-D3=5~30mm;燃烧室ω形旋转腔内径D2大于D3,D2-D3=2~25mm。
所述的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燃烧室开口处是圆锥口,圆锥口外大内小,圆锥口的下部与ω形旋转腔圆滑过渡。
所述的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圆锥口锥面母线与活塞体上端面的夹角β=1~70°。
所述的两阀柴油机用开口式活塞燃烧室,其夹角β=10~30°最佳。
所述的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燃烧室开口处是曲线旋转口,曲线旋转口外大内小,曲线旋转口的下部与ω形旋转腔圆滑过渡。
所述的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燃烧室开口处是曲线加上直线的旋转口,旋转口外大内小,旋转口的下部与ω形旋转腔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首次将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应用于气缸直径102毫米的两阀柴油机。同时更换燃油系统,增加电控系统,降低进气涡流,增加喷油器喷孔数量,减少高压燃油腔等,配合较低的进气涡流、较多的喷油器喷孔数量和较高的燃油喷射压力,实现快速均匀混合燃烧,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烟度排放,并达到国3排放法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室及开口的不同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两阀柴油机用带开口式燃烧室活塞,包括活塞体1、顶部的燃烧室腔2及燃烧室腔开口3,燃烧室腔开口3的直径D1大于燃烧室ω形旋转腔2缩口直径D3,D1-D3=5~30mm;燃烧室ω形旋转腔2内径D2大于D3,D2-D3=2~25mm。
燃烧室开口处是圆锥口,圆锥口外大内小,圆锥口的下部与ω形旋转腔圆滑过渡。圆锥口锥面母线与活塞体上端面的夹角β=10~30°。
图中2.1是燃烧室中心,2.2是活塞销中心线,2.3是活塞中心。燃烧室Y方向偏心量A=0.3~10mm,燃烧室X方向偏心量B=0.3~10mm,燃烧室开口直径D1=60~80mm,燃烧室ω形旋转腔内最大直径D2=50~70mm,燃烧室ω形旋转腔缩口直径D3=46~68mm,燃烧室中心凸台顶部直径D4=3~15mm,燃烧室最大深度H1=10~30mm,燃烧室中心深度H2=1~25mm,燃烧室下部ω形底的曲率半径R=2~20mm,燃烧室中心凸台展开角α=40~160°,燃烧室ω形内壁斜角γ=1~50°。
如图3所示,燃烧室上部开口处还可以是曲线或曲线加上直线的旋转口,旋转口外大内小,旋转口的下部与ω形旋转腔圆滑过渡。图中燃烧室上部开口的旋转口为曲线R1+直线L+曲线R2的旋转口,直线L与活塞体上端面的夹角β=10~30°;R1=1~10mm;R2=2~20mm。
燃烧室形状的关键尺寸A、B、D1、D2、D3、D4、H1、H2、R、α、β、γ等通过优化设计开发和整机性能开发确定,从而满足国3排放法规和降低烟度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6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