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6338.9 | 申请日: | 2007-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30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生铸;陈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首市乘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52 | 分类号: | F16D65/5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34414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制动 间隙 自动 调整 控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行车安全的首要保。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是对商用车制动超量间隙进行自动调整。传统的超量间隙调整方法采用手工调整,这样各车轮很难保持平衡,凭司机感觉刹车间隙过大后再进行调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国内外商用车为了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都在采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
商用车安装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后,产品安全性能提高。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1的关键件是控制臂总成2(见图1),主要的调整功能由控制臂总成(或称控制臂机构,或称控制臂装置)完成。因此,控制臂总成的可靠性、啮合强度、决定了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国内外生产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都采用的多体连接式(见图2、图3、图4),由联接环3、控制环4、盖板5、密封圈6、控制臂7连接而成;如中国专利03234030.3,中国专利200620041231.8(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中国专利200420060048.3(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装置)。由于联接环节较多,加工累计差误大,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联接环采用1.5mm的板材,铆接深度受限制,连接强度相应不稳。因此,目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特别是山区频繁刹车造成自调失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它包括盖板5、密封圈6、控制臂7,其特征在于:联接环合件8内中部开有通孔12,联接环合件8外设有阶梯环形凸台10、控制臂环形槽11,控制臂环形槽11内设有环形外齿9,盖板5由盖板孔套在联接环合件8的阶梯环形凸台10上,控制臂7由控制臂孔套在联接环合件8的控制臂环形槽11内,控制臂7的控制臂孔内的环形内齿与联接环合件8的控制臂环形槽11内的环形外齿9相啮合,控制臂7与盖板5之间设有密封圈6。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联接环、控制环形成一体(即整体式结构),构成联接环合件8,减少了一个关键连接环节,经实验,采用联接环合件8使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1的使用寿命由10万次上升到100万次,产品装在荆州-重庆客车的山区跑车实验,频繁刹车失效的问题完全排除,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的特点。
采用联接环合件8(即整体式结构),可增加环形外齿9的深度,使连接部位更加巩固,克服了控制臂打滑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现有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2-控制臂总成,3-联接环,4-控制环,5-盖板,6-密封圈,7-控制臂,8-联接环合件,9-环形外齿,10-阶梯环形凸台,11-控制臂环形槽,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图6、图7所示,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控制臂总成,它包括盖板5、密封圈6、控制臂7、联接环合件8,联接环合件8内中部开有通孔12,联接环合件8外设有阶梯环形凸台10、控制臂环形槽11,控制臂环形槽11内设有环形外齿9,盖板5由盖板孔套在联接环合件8的阶梯环形凸台10上,盖板5上设有6个螺栓固定孔,控制臂7由控制臂孔套在联接环合件8的控制臂环形槽11内,控制臂7的控制臂孔内的环形内齿与联接环合件8的控制臂环形槽11内的环形外齿9相啮合,控制臂7与盖板5之间设有密封圈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首市乘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石首市乘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6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安全锁体结构的锁具
- 下一篇:LED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