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接咬合连接的夹芯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5691.5 | 申请日: | 2007-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5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贤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贤双 | 
| 主分类号: | E04D3/35 | 分类号: | E04D3/35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坚 | 
| 地址: | 430080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接 咬合 连接 夹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屋面建筑用夹芯板,尤其是一种套接咬合连接的非粘接的可杜绝屋面漏水的,能用于屋面建筑的防火隔热的夹芯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屋面建筑的夹芯板已应用广泛,但这类夹芯板是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填充料是聚氨酯、聚苯乙烯等发泡材料,这些材料防火性能差。这类夹芯板安装时屋面需要用钉子固定,因此屋面防水不好;钉子固定时间长了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接咬合连接的夹芯板,它在夹芯板生产时采用套接咬合结构将面板和底板连接为一体,在屋面安装时也采用套接咬合结构连接,使屋面防水性能大大提高。采用耐火性能好的填充料,使夹芯板能适合于屋面建筑的保温防火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套接咬合连接的夹芯板含有面板、底板,填充料填充在面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中。面板侧面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外凹槽,底板侧面上设置有向内伸出的凸条,底板上的凸条套接在面板上的外凹槽之内,套接在一起的凸条和外凹槽经折转形成中部套接咬合结构,面板和底板之间形成的空腔是封闭的空腔。
所述的面板侧面一侧上端设置有向内伸出的侧平片,另一侧上端设置有向外伸出的与侧平片尺寸形状相配合的镰刀型钩片。
底板的底面一端设置有底凸条,另一端设置有与底凸条相配合的底凹槽。
所述的填充物是阻燃隔热材料超细玻璃棉、岩棉、石棉等。
所述的面板和底板的材料是金属薄板,或金属镀膜板,或彩钢板。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捷,使用安装方便,屋面无露出的螺栓,能杜绝屋面漏水。填充腔体是密封的,填充物不会暴露,不造成环境影响。且具有防火隔热功能,保证屋面建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芯板的面板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芯板的底板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和底板结合成夹芯板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带填充料的夹芯板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相邻两夹芯板安装连接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带填充料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5中A圈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附图5中B圈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附图5中C圈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侧平片;2-外凹槽;3-面板;4-面板侧面;5-镰刀型钩片;6-上凸条;7-底凸条;8-底板;9-底凹槽;10-底板侧面;11-中部套接咬合结构;12-空腔;13-填充料;14-顶部套接咬合结构;15-套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夹芯板的生产过程简述如下(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特点不同,所填充的填充料不同,且填充料与面板3、底板8是非粘结的):在复合成形设备的进料端之前,设置有面板和底板的成形设备及填充料进料的传送设备。金属薄板(上板)通过面板成形设备被制成如附图1所示的形状,附图1是面板3的端面结构(夹芯板是长条形的,此处所述端面就是长条形的两端视图,也可表示其横截面视图,以下同)。金属薄板(下板)通过底板成形设备被制成附图2所示的形状,附图2是底板8的端面结构。再依面板3位于最上,填充料居中,底板8位于最下的排列,同时将它们送入复合成形设备中,在成形设备中将面板3和底板8相互套接,底板8上的上凸条6套接在面板3上的外凹槽2中,套接的上凸条6和外凹槽2折转后即形成所述的中部套接咬合结构11,即可得到如附图4所示的已结合为一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夹芯板。本实用新型的填充料不需要粘接(现有技术中填充料是采用粘接连接的)。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填充料不暴露在外,不造成环境影响。如附图3所示是未加填充料的结构(本图为了清楚显示钢板之间结构特征,是去掉了填充料的示意图),在附图3中可见面板3和底板8被成形后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12,填充料13即填充在此空腔12内。附图5、6是屋面安装时,两相邻夹芯板之间连接结构示意,附图6是实际夹芯板的连接结构,附图5则是去除了填充料的夹芯板(以利清楚显示相互连接的结构)。将两块图3或图4的夹芯板对接,如图5或6所示,先将左边一块夹芯板上端的镰刀型钩片5套接在右边一块夹芯板上端的侧平片1上,此时左边一块夹芯板的底凹槽9正好也与右边一块夹芯板的底凸条相套接形成套接结构15,至此,两块夹芯板即已定位准确;再将上端两夹芯板之间套接的镰刀型钩片5和侧平片1进行折转即形成如图5或6所示的顶部套接咬合结构14,其具体结构特征可见放大图图9。由图5或图6看出两夹芯板相互邻接,其上端的顶部套接咬合结构14安全封闭了两夹芯板之间的缝隙,整个屋面都绝对不会有漏水,非常合理、简便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芯板长期以来存在的屋面漏水难题。图7是附图5中A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也就是所述的中部套接咬合结构11的放大图,从图示中看出底板侧面8上的上凸条6套在面板侧面4的外凹槽2内,经折转而形成中部套接咬合结构11。附图8是附图5中B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在实际安装时,可先将右边一夹芯板的底凸条7与屋面结构固定(可用钉子),然后将左边一夹芯板的底凹槽9与底凸条7相套接,形成套接结构15,由于上端的顶部套接咬合结构14已将所有的缝隙封闭,所以,整个屋面都不会漏水。附图9是附图5中C圈的放大结构示意,其上是顶部套接咬合结构14,其下是两个相互邻接的中部套接咬合结构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贤双,未经徐贤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56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器的散热鳍片与热管的组合改良
 - 下一篇:碱性负电位陶瓷滤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