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乘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4998.3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51/00 | 分类号: | A01B5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英君 |
地址: | 430050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耕耘 水田 作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乘座装置,属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水田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时,操作者赤脚下田,跟随微型耕耘机行走进行操作,其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操作者跟随微型耕耘机行走作业一天,非常辛苦疲劳,而且作业后水田因泥脚高低不平,还存有脚印水凼现象,不利于农作物的栽插,影响后期作物的生长和收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乘座装置,使操作者能座在乘座上,驾驭微型耕耘机进行水田作业,以改善操作者的劳动条件和提高水田地面平整水平。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乘座装置,包括微型耕耘机和乘座装置,所说的乘座装置由连接杆3、座板5和托板7组成,连接杆3有竖杆3-1,座板5底部安装有支承架6,托板7板面分别有前叉座7-1和后叉座7-2,支承架6的横管套插安装在连接杆3的后端,用紧固件定位紧锁,使座板5紧固安装在连接杆3的后端,连接杆3的竖杆3-1下端半圆头部安装于托板7的后叉座7-2中,用螺栓固定,调节杆4下端半圆头部装于托板7的前叉座7-1内,用螺栓固定,调节杆4上部螺纹部位装于连杆3中部的通孔中,可上下移动,调整好作业高度后,用上下螺母锁紧固定,连杆3前部叉口安装于微型耕耘机牵引框1中,用销轴2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点显著:1、本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乘座装置设计简洁,挂接简单、方便、灵活,适用性好;2、使用本设计装置进行水田作业时,操作者彻底告别跟随耕耘机在水田中行走操作的现状,可以坐在耕耘机乘座装置的座板上实施操作,改善了劳动作业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操作安全得到保障;3、解决了水田泥脚不平,存有脚印水凼现象,旋耕后水田泥脚平展,有利于后续其它农田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托板A向1: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乘座装置是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的配套装置,该乘座装置由连接杆3、座板5和托板7组成,连接杆3有竖杆3-1,座板5底部安装有支承架6,托板7板面分别有前叉座7-1和后叉座7-2,支承架6的横管套插安装在连接杆3的后端,用紧固件定位紧锁,使座板5紧固安装在连接杆3的后端,连接杆3的竖杆3-1下端半圆头部安装于托板7的后叉座7-2中,用螺栓固定,调节杆4下端半圆头部装于托板7的前叉座7-1内,用螺栓固定,调节杆4上部螺纹部位装于连杆3中部的通孔中,调节杆4可在连杆3的通孔中上下移动,调整高度,调整好作业高度后,用上下螺母锁紧,完成以上装配后,保持竖杆3-1和调节杆4在同一竖直面,然后将连杆3前部叉口安装于微型耕耘机牵引框1中,用销轴2固定。
至此,完成乘座装置与微型耕耘机的连接,便可进行水田作业。
在水田作业时,操作者坐在座板5上,双脚踏在托板7上,手扶微型耕耘机的控制手柄,按操作程序实施耕耘操作。操作方便、省力,旋耕后水田平展无泥脚不平和水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4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档边分离型圆锥滚子轴承
- 下一篇:电话售电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