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毛细管电泳-多光子激发荧光柱上检测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3713.4 | 申请日: | 2007-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9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笔锋;骆清铭;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7/453;B01D57/02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电泳 光子 激发 荧光 检测 | ||
1.一种毛细管电泳-多光子激发荧光柱上检测仪,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物镜(3)、计算机(9)、采集卡(10)、光电倍增管(11)、二向色镜(12)、带通滤光片(15)、全反射镜(13)、铂电极(8)、直流高压电源(2)和第一缓冲池(41),其特征在于:该检测仪还包括第二缓冲池(42)和柱上检测器(14),该柱上检测器14由圆形毛细管(5)、方形毛细管(6)和特氟龙管(7)构成,特氟龙管(7)通过嫁接将方形毛细管(6)和圆形毛细管(5)连接起来;方形毛细管(6)和圆形毛细管(5)的另一端部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缓冲池(41、42)内;
半导体激光器(1)发出的光束由依次二向色镜(12)和全反射镜(13)两次反射后,进入物镜(3),聚焦到柱上检测器(14),实现双光子激发荧光,荧光同时被物镜(3)收集,经过全反射镜(13)反射,依次透过二向色镜(12)和带通滤光片(15),荧光被光电倍增管(11)探测并实现放大,并通过采集卡(10)传送给计算机,由计算机(9)完成荧光信号数据处理;
直流高压电源(2)的二个铂电极(8)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缓冲池(41、42)内,直流高压直接加在柱上检测器(14)的两端,样品在柱上检测器(14)内实现分离和多光子荧光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7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