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预热式机油油底壳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3634.3 | 申请日: | 2007-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林 |
| 主分类号: | F01M5/02 | 分类号: | F01M5/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英君 |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预热 机油 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预热式机油油底壳,属汽车润滑系统部件,具体为润滑油存储容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机油油底壳是汽车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机油的存储容器,通过小型油泵,周期性的将油底壳内机油送入车内的润滑系统,以保证汽车发动机和整个传动系统的正常运作。但是,在寒冷地区和严寒季节,普通机油粘度增大,不能正常发挥润滑作用,使传动系统阻力矩增大,发动机启动困难,并因频频失败的启动而造成发动机机械硬磨损。为此,除努力改良润滑机油油品的低温性能的外,当低温环境时,适当提升汽车发动机机油油底壳内的润滑机油的温度,保持润滑机油的良好润滑性能,从而确保低温条件下发动机的正常发动,也是业内关注的一个实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预热式机油油底壳,在油底壳内设置加热装置,并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油底壳内润滑机油达到适当的设定温度,以便在低温环境条件时,保持该润滑机油良好的性能,从而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发动和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汽车发动机预热式机油油底壳包括外壳、放油开关、密封垫和预热装置,所说的预热装置由加热器,温度控制器,指示灯,车内蓄电瓶电源和温控电路组成,预热装置的加热器2和温度控制器3的传感器S部份,分别密封安装在预热式机油油底壳1内下部位置,加热器2、温度控制器3、指示灯D与车内蓄电瓶电源4串联连接。
上述温度控制器3包括温度传感器S,可变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T,温度继电器J,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1的大小,设定温度继电器的启动温度,当机油温度过低时,合上开关K,由车内蓄电瓶电源4向温控电路供电,加热器2通电加热,指示灯D亮,显示为加热工作状态,待机油油底壳内机油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继电器J得电,温度继电器的常闭触点J1断开,电路供电中断,同时指示灯关闭。此时,机油油底壳内的机油已被预热,处于适当的温度范围,发动机即可正常启动和运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油油底壳内设置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及其控温电路,使机油油底壳内的机油控制在适当温度范围内,降低了机油粘度,改善了润滑油在低温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性能,确保了发动机的正常启动和运转,不仅避免了因频频低温启动发动机预热车辆所带来的燃油损耗,而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降低了部件磨损,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温控电路方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本汽车发动机预热式机油油底壳,包括外壳1、放油开关5、密封垫6和预热装置,所说的预热装置由加热器,温度控制器,指示灯,车内蓄电瓶电源和温控电路组成,预热装置的加热器2和温度控制器3的传感器S,分别密封安装在预热式机油油底壳1内下部位置,加热器2、温度控制器3、指示灯D与车内蓄电瓶电源4串联连接。
车内蓄电瓶电源4的12伏直流电经过逆变器逆变并升压成为220伏交流电源,向所串联的加热器2和温度控制器3供电,温度控制器3的温度传感器S连接有可变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T,温度继电器J,通过调节可变电阻R1,设定温度继电器关闭温度,当受环境温度影响,车内机油油底壳1内机油温度过低时,合闭开关K,由车内蓄电瓶电源4供电,温控电路联通,加热器2通电,加热工作,指示灯D也打开,显示本汽车发动机预热式机油油底壳1内机油处于预热工作状态,待油底壳内机油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继电器J得电,温度继电器的常闭触点J1断开,电路供电中断,同时指示灯关闭。此时,机油油底壳内的机油已被预热至设定的约85℃温度范围内,发动机即可正常启动和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林,未经王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