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筒复合式气体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407.0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汤玫;汤元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玫 |
主分类号: | B01D45/12 | 分类号: | B01D45/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1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筒 复合 气体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筒复合式气体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体净化设备一般采用惯性分离、过滤、洗涤、冷凝、吸附、静电沉积等方式对气体中的废气进行分离,由于气体净化设备往往功能单一,尤其是对油烟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苯、硫化氢、动植物油等难以分离干净,设备运行的动力消耗大、净化效率低,很难单台完成气体净化任务,常常需要多台组合使用。如专利ZL00230600X叶轮管道雾化器,它由大管道、叶轮、水箱、雾化装置组成。它针对油与水难以相溶的特点,将吸收液在高压水泵作用下进入混合器,在叶轮雾化器作用下充分雾化,油烟进入净化器后,首先通过水膜,然后与吸收液在强烈雾化状态下充分混合,经脱水分离使烟气净化后达标排放。该雾化器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净化效果较好,但其净化功能仍显不足,需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叶轮雾化吸收、离心分离、冲击洗涤功能的双筒复合式气体净化器。
所述双筒复合式气体净化器,包括叶轮雾化装置、水泵、循环水箱,其特征是:所述净化器设置有内旋风筒1、外旋风筒2,其顶部密封、下部开口的内旋风筒1设置在外旋风筒2内,内旋风筒1上部高出于外旋风筒2顶部,内旋风筒外壁与外旋风筒顶盖密封连接,叶轮雾化装置3设置在内旋风筒1内,进气口6与内旋风筒1上部内壁沿切线方向联通,出气口7与外旋风筒2上部内壁沿切线方向联通。在内旋风筒1内设置有无堵塞喷头4、多个附壁喷咀5;在外旋风筒2内设置有多个附壁喷咀5,无堵塞喷头4及附壁喷咀5均通过管道和水泵9与循环水箱8联通。外旋风筒2底部为圆锥形,其圆锥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8联通。
本实用新型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是:使废气在设备中与高雾化状的吸收液充分混合吸收、在外旋风筒锥底的集水中涡流洗涤,烟雾气体切线方向进入内旋风筒,使气体在内旋风筒及内外旋风筒夹层内型成高速离心分离,达到净化脱水效果。
其优点是,在一体化设备中完成三级净化,设备阻力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旋风筒,2-外旋风筒,3-叶轮雾化装置,4-无堵塞喷头,5-附壁喷咀,6-进气口,7-出气口,8-循环水箱,9-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中,净化器设置有内旋风筒1、外旋风筒2,其顶部密封、下部开口的内旋风筒1设置在外旋风筒2内,内旋风筒1上部高出外旋风筒2顶部,内旋风筒外壁与外旋风筒顶盖密封连接,叶轮雾化装置3设置在内旋风筒1内,进气口6与内旋风筒1上部内壁沿切线方向联通,出气口7与外旋风筒2上部内壁沿切线方向联通。在内旋风筒1内设置有无堵塞喷头4、多个附壁喷咀5;在外旋风筒2内设置有多个附壁喷咀5,无堵塞喷头4及附壁喷咀5均通过管道和水泵9与循环水箱8联通。外旋风筒2底部为圆锥形,其圆锥底部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8联通。
它的工作过程是:使废气在设备中与高雾化状的吸收液充分混合吸收、在外旋风筒锥底的集水中涡流洗涤,烟雾气体切线方向进入内旋风筒,使气体在内旋风筒及内外旋风筒夹层内型成高速离心分离,达到净化脱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玫,未经汤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冷却器的新型冷凝器
- 下一篇:全自动车载卫星通信天线无线控制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