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机柔性软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338.3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6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年;李向明;翁显耀;罗冰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3/18 | 分类号: | H02P3/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柔性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特别是电动机的制动器。
背景技术
对电动机实行软制动的传统方法通常有: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能耗制动不仅需要一套直流电源设施(如整流设施),而且还需要一套当被制动的电动机转速降为零时将直流电源准时切断的可靠控制装置。反接制动不仅电流很大,而且冲击力亦很大,因此反接制动不仅需要一套安全的限流装置,而且当被制动的电动机转速降为零时亦需一套将其电源切断的可靠控制装置。回馈制动需要具备特定条件:即被制动电动机转子的转速必须高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对交流电动机)或理想空载转速(对直流电动机),因此,回馈制动在一般场合很少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机柔性软制动器,该软制动器不但具有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制动的优点,而且震动冲击力小、冲击电流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机柔性软制动器,它包括:
由三个电容器星形接法组成的电容器组C3、
由三个电容器星形接法组成的电容器组C1、
由三个电容器三角形接法组成的电容器组C2、
有极性电容器C4、
接触器KM。
电容器组C3、电容器组C1、电容器组C2各自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在三相电动机的三电源进线上,其中两根电源进线与电容器组C3和电容器组C2的两电容器之间分别设有接触器KM的常闭触点。
电容器组C3的三个电容器与三电源进线之间分别串联有电感器L和电阻器R0;其中,连接有接触器KM常闭触点支路中的电感器L和电阻器R0设置在电容器与接触器KM常闭触点之间。
有极性电容器C4两端并联有电阻器R2。
有极性电容器C4的正极通过接触器KM的常闭触点连接在一根电源进线上,并且通过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连接在另一根电源进线上;有极性电容器C4与KM的常开触点之间串联有电阻器R1和整流器VD;有极性电容器C4的正极应同整流器VD整流输出电压的正极通过电阻器R1连接;有极性电容器C4的负极连接在第三根电源进线上。
上述方案中,电源进线与电容器组、接触器KM触点之间设有联动开关。
上述方案中,电阻器R2的阻值为电阻器R1的阻值的100倍以上。
上述方案中,有极性电容器C4的容量大于3000μF。
上述方案中,电阻器R0的阻值小于0.1Ω。
上述方案中,有极性电容器C4可为电解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电动机柔性软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为:电动机柔性软制动器将对电动机实行软制动所需建立恒定磁场的能量事先(在电动机运转期间即软制动之前)存储于电容器之中,并且通过事先设置好的电感器、电容器、电阻器、整流器等器件的巧妙联接及其参数的巧妙调节,使柔性软制动开始之时,被制动的电动机定子电路发生准串联谐振所获得的大电流,结合电容器中事先存储的电能,一同供给建立软制动所需恒定磁场的能量,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安全/可靠/柔性(即冲击力小、冲击电流小)软制动。
由电容器组C3的各电容分别与各自相应的电感器L和电阻器R0构成准串联谐振电路,能使柔性软制动开始之时,被制动的电动机定子电路发生准串联谐振,因此定子电流足够大,同时配合另一组电容器(不是谐振所用电容器)事先存储的电能,充分确保建立恒定磁场所需的能量,该恒定磁场同电动机转子电流相互作用,产生软制动所需的制动转矩,从而实现柔性软制动。
本实用新型电动机柔性软制动器与传统软制动器比较,还具有下列主要优点:
1、可在无电源情形下进行柔性软制动,电动机被制动停止时(后)不需要考虑切除电源的问题,从而革除了一套在软制动结束之时切除电源的控制装置,使电控系统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