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软启动压力、液位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3195.6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10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宁国云;朱晓洁;何砂;郭华勤;许贤海;许峰;唐玉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海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26 | 分类号: | H02P1/26;H02P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1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启动 压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电机软启动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智能软启动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发电厂配置的压力油泵、空气压缩机、顶盖水泵、深井水泵以及消防水泵等设备分别由各自配套的交流电动机带动,单机启动时,其电机电流高达额定电流的6-7倍,对电网有较大的冲击,如果多机同时启动,冲击则更大,甚至影响电网内的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对电动机以及电动机带动的机械设备也造成较大的冲击,产生较大的油锤、气锤、水锤值,影响其使用寿命,或使电动机过热烧毁绕组,进而影响水利发电厂的正常发电。
水电站的传统控制装置中,所使用的电接点压力表、浮子液位传感器工作可靠性较差,其动作接点难调整;交流接触器触点噪声大、易打火粘连,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减少电机启动电流,消除对电网干扰,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智能软启动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所述智能软启动压力、液位控制装置由压力变送器2、液位变送器3、主微机主控制器4、电机驱动器5构成;压力变送器2、液位变送器3的输出信号通过隔离放大、A/D变换后分别与主微机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主微机控制器4的输出端经过光电隔离和D/A变换后通过脉冲变压器15与电机驱动器5的触发控制端连接,电机驱动器5的输入端与三相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三相感应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5由智能晶闸管模块6与旁路交流接触器7并联组成。所述主微机控制器4设置有显示及操作面板8,显示及操作面板8包括微处理器14、中文液晶显示屏11、参数设置键12、手自动切换按键13,微处理器14通过数据接口与主微机控制器4数据端口连接,微处理器14的输出端与中文液晶显示屏11连接,参数设定键12、手自动切换按键13与主微机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微机控制器4设置有RS485联机通讯接口9,RS485联机通讯接口9可与多台智能软启动压力、液位控制装置的通讯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专门为水力发电厂压力油泵、空气压缩机、顶盖水泵、深井水泵以及消防水泵设计的无触点电机控制装置。该装置以检测准确、工作可靠的变送器为测量器件,以十六位工业控制微机为控制核心,采用电机控制算法,具有电压斜坡启动、限流启动、突跳转矩启动等多种启动方式,以及自由停机、软停机、刹车制动等多种停机方式,能适应水力发电厂各种载荷电机的控制。还可用于其它工业泵控制系统与民用生活供水系统。
与水电站传统的控制装置相比,智能软启动控制装置解决了三大关键问题:
1、彻底解决了电接点压力表与浮子工作不可靠及动作接点难调整的问题。压力、液位变送器检测准确,性能稳定,其输出信号为4~20mA电流,油泵(水泵)电机启动、停止接点与压力、液位过高、过低输出接点均可通过面板按键进行设置,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准确可靠。
2、彻底解决了交流接触器“打火”及易粘连的问题。晶闸管模块为无触点控制器件,因而不会“打火”,不会粘连。内置的旁路接触器在启动和停止时均不工作,因而也不会“打火”,不会粘连。
3、彻底解决了电机启动电流过大的问题,加强了对电机、泵及受控系统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接线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台联机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压力、液位变送器送来的电流信号(压力变送器0-XMPa对应4~20mA,液位变送器0~XM对应4~20mA)经隔离放大、A/D变换后输入主微机控制器,主微机控制器根据实测的压力、液位值与通过键盘设定值相比较后,输出经D/A变换后的模拟信号控制电机启动与停止。为增加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专门设计了交流接触器旁路运行及交流接触器直接启动回路,即便控制主板及晶闸管全部损坏,智能软启动控制装置仍能维持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海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海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顶动态综合测试台
- 下一篇:缩放孔板式搅拌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