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苍蝇诱捕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3175.9 | 申请日: | 2007-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8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顺武 |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00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苍蝇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诱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捕苍蝇的装置。
背景技术
苍蝇是传播疾病、危害人们健康的害虫,在城乡普遍存在,消灭苍蝇的方法尽管很多,如喷洒药物、用苍蝇拍拍打、粘蝇纸粘蝇等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污染、效率低、受场地条件影响等条件限制,广泛推广应用存在不便。现有的苍蝇诱捕器,是由辊筒、机箱、诱饵盒、档板、苍蝇笼等构成,辊筒装于机箱上,诱饵盒装于辊筒内,苍蝇笼与机箱相通,使用时,苍蝇闻到诱饵味后爬上辊筒,苍蝇经档板刮滚入机箱内,然后爬进苍蝇笼内。这种苍蝇诱捕器的不足是结构复杂,且苍蝇易受外部辊筒的滚动声惊吓而逃逸,诱捕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捕蝇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的苍蝇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苍蝇诱捕器,其特征是:包括由容器体和容器盖构成的封闭容器,并在该容器体或容器盖上设有单向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单向入口为外大内小的锥形管口,且在该管口连接有端部开有小孔的纱布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单向入口为外大内小的锥形管口,且在该管口壁上设有针尖朝向容器内部的弯头针。
本实用新型由于仅采用由容器体和容器盖构成的封闭容器,只在容器体或容器盖上设有单向入口,因而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当向容器体内投放诱饵后,苍蝇受诱饵诱惑,通过单向入口进入容器体内,之后就再不能出去,直到累死在容器内。由于单向通道是外大内小的锥形,特别适合苍蝇通过单向通道,因而诱捕苍蝇效果非常好。使用一段时间后,重新清洗一下容器,放入诱饵,便可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耐用、环保、捕蝇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餐厅、熟食店、副食店、厨房、居室及公共娱乐场所等诱捕苍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单向入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容器体1与容器盖2构成封闭容器,由塑料材料制成。单向入口3由外大内小的锥形管口4和纱布网5构成。管口4与容器盖2是整体结构一次成型。纱布网5也为锥形,端部有小口。苍蝇进入时,由大到小,能撑开纱布网5端部小口进入容器体1,出来时相反,苍蝇很难从纱布网5端部小口穿过。诱饵6由蜂蜜、猪血、食物等构成,装入纱布包内。管口4也可单独采用塑料制成,再粘到容器盖2上。
实施例2的单向入口如图2所示。管口4及与图1中的相同,也与容器盖2连为一体。不同的是单向入口3由管口4和设在管口4壁上的弯头针7构成。弯头针7有多个,装在管口4相对的管壁上。弯头针7针尖朝向容器体内,通过管壁上的通孔穿入,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当苍蝇进入时,弯头针7向两边退,让苍蝇进入;苍蝇进入后,在重力作用下,弯头针7回到原位,针尖将入口封住,可阻止苍蝇逃出。还可以在弯头针上加弹性带(如橡皮筋),使其张开后能自动封口。
单向入口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也可以设在容器体上,也可以多于1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顺武,未经李顺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3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背光模块的光源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弹性磨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