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通行自动识别管理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2475.5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雄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7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通行 自动识别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管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车辆通行自动识别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以及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车辆日益增多,人们对车辆管理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各停车场、收费站、机关、小区等的车辆出入口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其效率低下,漏洞多的缺陷。特别是当停车量大或在车流高峰时段,每次由人工开闸(栏)、收费耗时较长,车辆通行的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若车辆被盗,由不法分子冒充车主驾车离开时,门卫人员可能难以及时发现,这也形成了传统车辆管理模式的安全漏洞。为了提高停车管理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近年来人们在某些场合推出了带自动识别功能的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如中国专利局2006年2月8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510036543.X的一种智能化停车场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停车场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安装设有智能卡读写器的控制箱,当车辆进出时,通过读写器读写为每辆车配备的智能卡来识别车辆并保存车辆进出时的相关信息。该系统在停车场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入口摄像机和出口摄像机,并与控制电脑主机系统相连。通过入口处抓拍到的包括车牌号的车辆外型照片和司机照片再与该车辆离开出口处时抓拍到的车辆照片和司机照片进行同步对比,如果照片一致,则允许放行,否则报警或转人工处理。这一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车辆进出时司机需停车进行智能卡识读操作,当进出车辆较多时,会增加延时等候时间,显得极为不便;另一方面,出入口摄像机工作时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当天气变坏时(如阴雨、雾),拍摄到的图像会很模糊;或当车牌被脏物覆盖时,摄像机难以拍摄到清晰准确的车牌号码,影响了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从而难以保证系统图像识别对比的高可靠性,可能造成误判,无法满足对智能化停车场管理系统的高可靠性安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通行自动识别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在车辆运动中通过无线识别装置自动识别该车的相关信息和车主,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更为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并具有准确性和唯一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实施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通行自动识别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入口控制、出口控制、车主身份识别、车辆身份识别、控制中心五个部分,它们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对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入口、出口控制部分:主要由入口道闸、出口道闸、地感线圈、道闸状态检测器、地面无线收发装置、LED显示器、单片机控制板组成。
入口道闸、出口道闸均采用升降式结构,分别安装在入口处和出口处;地感线圈分别安装在出、入口道闸前后地面下的适当位置,用于检测车辆出、入场通过时的状态;其中一组(两只)地感线圈用于测速,测速点设在距离出口处不远的一定位置,用于防止驶出车辆超速通过或快速闯关(允许通过的限制速度可由管理者预先在系统中设定);道闸状态检测器使用两只行程开关,分别安装在道闸的顶部和底部适当位置,用于检测道闸升降位置状态;地面无线收发装置,采用外围元件极少、性能稳定的单片机和无线收发模块构成,并安装在道闸附近地面的适当位置,用于发送汽车无线装置的唤醒信号和接收从多辆汽车发出的车辆识别码信号,它还能与单片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模块通讯,发送已调制的车辆识别码供主机调用;LED显示器安装在出入口的醒目位置,用于显示满位或剩余车位数以及其它相关提示用语;单片机控制板安装在出入口处的控制箱内,用于完成与控制中心和其他从属装置的通信,起到数据中转、传感器信号采集与道闸执行机构控制信号输出以及驱动文字显示装置(LED)的作用。
上述入口道闸、出口道闸、地感线圈、道闸状态检测器、地面无线收发装置、LED显示器均通过相应的控制线或数据线与单片机控制板连接,单片机控制板通过RS485通讯转换器与控制中心连接。
车主身份识别部分:由轻触开关、单片机、编码器、DF发射模块、状态指示(LED)组成,安装在车主手持微型遥控器机盒内,由纽扣电池供电。
车辆身份识别部分:由无线收发模块、解码器模块、单片机、状态指示(LED)组成,安装在车辆的适当位置,由专用电池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雄,未经程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