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固定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2423.8 | 申请日: | 200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地;王彬;刘振民;张雷;徐振龙;杨明辉;冯松林;王贵荣;周雪梅;石春艳;龚斯昆;李俊刚;杜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3/00 | 分类号: | B28B23/00;B28B7/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芸;吴彦峰 |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板制作时预埋于其中的套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套管固定装置,均是采用套管定位螺栓,即套管定位螺栓从轨道板底模下方穿过底模,再与位于底模上方的预埋套管旋接,这就需要在底模下方事先挖有基坑,工作人员必须从位于底模下方的基坑中安装定位螺栓,这样安装起来很不方便,并且造成施工成本很高,同时,在轨道板脱模之前必须先从轨道板底模的下方将套管定位螺栓拆除,轨道板脱模后,再重新安装套管定位螺栓,使得工序烦琐,重复,造成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便于脱模,工序大大简化,生产效率高的套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固定器,包括装于轨道板底模上的阶梯状定位轴,定位轴的下端穿过轨道板底模且通过螺母固定,紧靠轨道板底模上平面的定位轴轴段为上小下大的锥状结构,定位轴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端带有拧紧结构的胀紧套,胀紧套内侧下端紧靠定位轴的轴肩,该胀紧套下端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开口槽。
所述拧紧结构为胀紧套外周采用六方或四方结构,且六方或四方角呈圆角,圆角与预埋套管的内壁相适配。便于将定位轴拧紧在轨道板底模上。压紧螺母的外周采用这种圆角结构,是便于与预埋套管的更好的配合,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所述胀紧套的纵向开口槽的端头外侧设有增大摩擦力的滚花。胀紧套下端的纵向开口槽有三个或四个。
所述胀紧套外侧套接有预埋套管,预埋套管下端紧靠轨道板底模上平面,且预埋套管与轨道板底模上平面的接触面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轨道板底模上平面与预埋套管接触处设有沿预埋套管下端面圆周方向延伸的环状凹槽,所述密封圈装于环状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脱模时无需拆除该定位装置,直接拔出轨道板,套管固定器仍然安装于轨道板底模上,只需将新的预埋套管套接在胀紧套上又可以实现下一个轨道板的浇筑;使得轨道板的制作工序简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胀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中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1中轨道板底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为预埋套管,2为胀紧套,2-1为纵向开口槽,2-2为滚花,3为密封圈,4为锥状结构,5为螺母,6为轨道板底模,6-1为环状凹槽,7为定位轴,8为轴肩,9为四方结构,11为圆角,12为预埋套管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套管固定器,包括装于轨道板底模6上的阶梯状定位轴7,定位轴7的下端穿过轨道板底模6且通过螺母5固定,紧靠轨道板底模6上平面的定位轴7轴段为上小下大的锥状结构4,定位轴7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胀紧套2,胀紧套2上端带有四方结构9的拧紧结构,该四方角呈圆角11,圆角11与预埋套管1的内壁12相适配,胀紧套2内侧下端紧靠定位轴7的轴肩8,该胀紧套2下端设有四个纵向开口槽2-1,胀紧套2的纵向开口槽2-1的端头外侧设有增大摩擦力的滚花2-2,胀紧套2外侧套接有预埋套管1,预埋套管1下端紧靠轨道板底模6上平面,且预埋套管1与轨道板底模6上平面的接触面之间通过密封圈3密封,轨道板底模6上平面与预埋套管1接触处设有沿预埋套管1下端面圆周方向延伸的环状凹槽6-1,所述密封圈3装于环状凹槽6-1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详细的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切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能想到的技术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