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腐蚀性介质用截止阀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82091.3 | 申请日: | 200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胜;罗林;卢强;赵刚;章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41/02 | 分类号: | F16K4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刘雪莲 |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性 介质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输送中的阀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截止阀。
背景技术
截止阀,是一种使用广泛的阀门。由于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方便,工作行程小,开启时间短、开启高度小,开闭过程中密封面之间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而且适用于各种压力、各种介质,截止阀一直广受欢迎。现有的截止阀一般包括阀体、阀杆、支架,阀体与支架法兰连接,支架的中部通过压盖固设有带内腔的填料函,阀杆穿过填料函的内腔,可在其内腔上下滑动,阀体内腔表面、阀杆端面、支架下法兰、压盖共同形成一密封空腔,密封空腔中充填有介质。一般介质用截止阀,其接触介质的零件如阀体、阀杆、支架和填料函等,材料多为普通碳钢。腐蚀性介质用截止阀,考虑到防腐性能,其内件须为不锈钢,故成本较一般介质用截止阀要高。而支架仅仅只有下法兰与介质接触,其余部分暴露于外部环境,所以全不锈钢支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曾有一种解决方法是仅支架下法兰采用不锈钢,其余部分用碳钢,但碳钢与不锈钢较难焊接,加工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支架与密封空腔中介质相隔离的新型截止阀,该截止阀特别适用于腐蚀性介质,可解决截止阀支架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杆4、支架5,阀体1与支架5法兰连接,支架5的中部设置有带内腔的填料函3,阀杆4穿过填料函3的内腔,其特征在于:阀体1与支架5的对接处设有相对应的凹台11、12,所述填料函3下部的凸缘13嵌合在该凹台11,12处,填料函3下部的凸缘13与阀体1的内腔表面10、阀杆4形成一密封空腔6,将支架5与密封空腔6隔离,该填料函3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法兰垫片2,以防外漏。该填料函3最好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以满足腐蚀性介质的需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填料函嵌合在阀体与支架对接处设置的凹台处,填料函下部凸缘直接与阀体内腔表面、阀杆形成一密封空腔,将支架与密封空腔隔离。由于填料函结构的改变,支架下法兰不与介质接触,支架材料不需采用不锈钢,可极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截止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止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阀体,2-中法兰垫片,3-填料函,4-阀杆,5-支架,6-密封空腔,7-压盖,8,9-上、下法兰,10-阀体内腔表面,11-支架凹台,12-阀体凹台,13-填料函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图1为现有技术中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杆4、支架5,阀体1与支架5法兰连接,支架5的中部通过压盖7固设有带内腔的填料函3,阀杆4穿过填料函3的内腔,可在其内腔上下滑动,阀体1内腔表面、阀杆4、支架5、压盖7共同形成一密封空腔6,密封空腔6充填有介质。一般介质用截止阀,其接触介质的零件如阀体1、阀杆4、支架5和填料函3等,材料多为普通碳钢。腐蚀性介质用截止阀,考虑到防腐性能,其内件须为不锈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杆4、支架5,阀体1与支架5法兰连接,支架5的中部设有带内腔的填料函3,阀杆4穿过填料函3的内腔,阀体1与支架5的对接处设有相配合的凹台11、12,所述填料函3下部的凸缘13嵌合在该凹台11、12处,填料函3下部的凸缘13直接与阀体1的内腔表面10、阀杆4形成一密封空腔6,该填料函3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法兰垫片2,以防外漏。该填料函3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以满足腐蚀性介质的需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架5不与密封空腔6接触,故腐蚀性介质用截止阀的支架可不使用不锈钢材料,可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2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