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子浮动船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1700.3 | 申请日: | 200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3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苏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载涛 |
| 主分类号: | B63H1/04 | 分类号: | B63H1/04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叶善士 |
| 地址: | 530023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子 浮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的推进装置或者操舵装置,尤其是一种轮子浮动船。
背景技术
目前的船舶,一般是箱状体或带有流线型的箱状,缺点是:船在水中纵向行驶,船体受到水流摩擦、旋涡和兴波的阻力影响较大,因而航速受到一定限制;又因采用水下螺旋桨推进方式,水下工程要求高,且又复杂,故成本较高。
现有的多数船设计仅能保证其不易被风浪推翻,很少涉及到被风浪推翻后,整个船能保持正常安全行驶的技术方案,现实情况是:一般不是大型的船只,遇到大风浪容易被推翻沉没,如未能得到及时救援,就会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安全、航速更快和造价低的轮子浮动船,不仅在船体受到水流摩擦、旋涡和兴波的阻力下能保持高航速,而且遇到大风浪被推翻后,仍然可以安全行驶。
为解决为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轮子浮动船的船舱可通过连接浮体的多根轴旋转,船舱的前部设有封闭控制室和转动装置。
外沿设有桨叶的轮状浮体通过浮力托起船体脱离水面,船梁通过轴承分别连接多根前轴和后轴,前轴和后轴分别连接多个轮状浮体。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船舱因为轮状浮体提供浮力,故保持悬空不接触水面,减少接触面的摩擦阻力,轮状浮体上的桨叶增加对水的摩擦力,较好发挥动力的作用,使船得到很高的航速。由于有部分桨叶始终都在水中,所以附着系数得到极大的提高,不容易被大风浪推动、翻船,还可以通过转动桨叶克服水流的影响。使用该可翻转的船舱和动力装置结构,即使船只被风浪颠覆翻船,也能恢复正常行驶而脱离危险,从而避免人员和财产遭受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轮子浮动船包括前部有封闭控制室7和转动装置6,后部有活动动力装置5的船舱1、浮体2、轴3、活动连接装置4、船梁8、前轴9、后轴10、活动传动装置11。
根据图1、图2所示,当船受外力倒置后,在船舱1上的封闭控制室7内受到安全保护的船员,断开活动连接装置4与倒置的船梁8的连接,并断开活动传动装置11与后轴10的连接,通过转动装置6以轴3为支点旋转,使船舱1朝水方向转回向上的位置,再通过活动连接装置4和船梁8固定连接构成翻转船体,然后恢复活动传动装置11与后轴10的连接,并通过控制活动动力装置5转换驱动方式,或转动至合适位置,或移动至合适位置,经活动传动装置11驱动后轴10,再带动轮状浮体2上的桨叶12划水,使翻转船体恢复正常行驶。
轮状浮体2为不沉于水,其上设有桨叶12,轮状浮体2提供浮力保证船舱1悬空而不接触水面,减少接触面的摩擦阻力,轮状浮体2上的桨叶12增加对水的摩擦力,可完全发挥动力的作用,使船始终保持高航速。活动动力装置5是可转换驱动方式或可转动、移动位置驱动而不被水和翻转运动损坏的动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载涛,未经苏载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