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线针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1635.4 | 申请日: | 2007-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4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磊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L3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荔 |
| 地址: | 61183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线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下运针并埋线的针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常用的皮下运针或埋线的针具为浮针、埋线针、腰穿针等。浮针能运针能留针,但所留置的软套管仍需要拔出,而且在留置时如果病人保护不当可能引起感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般埋线针能埋线,但运针与埋线不能一气呵成,而且在运针时插入针芯,针芯容易滑动,影响操作。腰穿针针尖较钝,刺入皮肤时会引起病人疼痛,需要局部麻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浮线针克服了上述针具的不足,针刺皮肤无需麻醉,病人近似无痛,运针时针芯不会滑动,埋线时操作简单,埋置可吸收线留置时间长,对局部刺激时间长的疗效更加理想,且可吸收线能被机体吸收无需取出,针眼不会感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浮线针,由套针1和针芯2两部分组成,套针1由套针体11和套针座12组成,套针体11针尖呈斜坡形,套针座为圆柱形中空套管,套针座主体下部有一个圆柱体固定座13,套针座顶端开有两个槽14、15,其中槽14长度比槽15长度长,两个槽之间夹角为90度。
所述的针芯2由针芯体21和针芯座22组成,针芯体21前端为平头或圆头,避免埋线时出现卡线,针芯座22上端有一圆柱形外有网纹的手柄23,针芯座下侧方有突出的卡销24,针心座主体下部有一个圆柱体固定座25。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针芯体推入套针座长槽底部时,针芯体长度超出套针尖1~3毫米。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针芯体推入套针座长槽底部时,针芯体长度超出套针尖2毫米。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套针体和针芯体由不锈钢制成,套针座和针芯座由不锈钢或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浮线针针芯座能与套针座相配,针芯座下侧方有与套针座槽相配的突出的卡销,使针芯和套针能合二为一,克服了现有浮针、埋线针、腰穿针等针具的不足,能同时在病患处实施浮针可实现的运针去痛手法,也可以完成埋线针埋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套针座主体剖面图;
图2为图1B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1A方向示意图;
图4为针芯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针芯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浮线针,由套针1和针芯2两部分组成,套针1由套针体11和套针座12组成,套针体11针尖呈斜坡形,套针座为圆柱形中空套管,套针座主体下部有一个圆柱体固定座13,套针座顶端开有两个槽14、15,其中槽14长度比槽15长度长,两个槽之间夹角为90度。所述的针芯2由针芯体21和针芯座22组成,针芯体21前端为平头或圆头,避免埋线时出现卡线,针芯座22上端有一圆柱形外有网纹的手柄23,针芯座下侧方有突出的卡销24,针心座主体下部有一个圆柱体固定座25。所述的针芯体推入套针座长槽底部时,针芯体长度超出套针尖2毫米。所述的套针体和针芯体由不锈钢制成,套针座和针芯座由不锈钢或乙烯材料制成。针芯座与套针座相配,紧贴套针座内壁插入,针芯座下侧方的卡销24与套针座相匹配。针芯与套针连为一体,埋线时能轻松将线推出针体。
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将可吸收线从套针体的针尖处插入套针体,再将针芯插入套针内,针芯卡销24对准进入套针座短槽15,在离病灶10cm处进针,针尖对准病灶且与皮肤呈45度夹角,刺入皮下后作“扫散”运针手法;待病灶处无压痛时,将针芯旋转90度,让卡销24对准长槽14,并推入针芯,即完成埋线。这样一套装置就完成了浮针和埋线针两套器具的作用,而且实施更方便,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磊,未经赵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6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