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元化多功能污水生物净化回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1549.3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0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尘峰;张贤彬;高洪振;张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贤彬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12;C02F3/28;C02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5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元化 多功能 污水 生物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采用生物净化技术处理工业污水的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4,被联合国梁农组织列为13个缺水国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需水量大大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污水、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既污染了水环境,又浪费了水资源。因此实施污水回用的城市污水资源化战略,即可以解决缺水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
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净化大多采用分体式构筑物,深度处理工艺中沉淀,过滤也是分体构筑物,水里条件受限,投资大,占地大,处理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处理费用省的一元化多功能污水生物净化回用装置。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元化多功能污水生物净化回用装置,包括采用生物净化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还具有沉淀池和过滤池,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池由同一圆形底板上按同一圆心、直径从小到大依次固联四个不同直径的环形侧壁所构成,且沉淀池内的两个隔板与两环形侧壁所围成的区域组成过滤池;厌氧区设置有污水进水管,位于中心层的厌氧区的环形侧壁上设置有与缺氧区相通的多个出水口,位于次外层的缺氧区的环形侧壁上设置有与好氧区相通的多个出水口,位于外层的好氧区的环形侧壁上设有与沉淀池相通的多个出水口,两个隔板上均设有连通沉淀池与过滤池的多个通孔,过滤池的外侧壁上设有将处理后的水引出的多个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生物净化技术的多个分体设备合建在一个园形构筑物中。合建构筑物集合厌氧、缺氧、好氧、沉淀、过滤于一体,直接把污水净化为农田灌溉、市政用水或工业回用水,作为二次回用水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把污水净化和深度处理为一体,再一个构筑物内分区实现污水厌氧、缺氧、好氧、沉淀、过滤于一体提高出水水质,使净化厚的出水达到CODdr小于等于30mg/L B0D5小于等于10mg/L SS小于等于10mg/L TDS小于等于500mg/L实现了处理后出水,直接可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水水资要求。
2、一元化多功能污水生物净化回用装置,利用了水力和污水处理反应动力学原理把污水处理工艺多个功能(厌氧、缺氧、好氧、沉淀、过滤)合理的组合在一个360度同心圆中为一体,利用了共用侧壁。改善了水力条件,占地少(此常规污水处理工艺节省占地1、3以上)建设费用低。(此常规污水处理工艺节省投资1/3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一元化多功能污水生物净化回用装置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污水净化回用装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一元化多功能生物净化回用装置的多种功能布置在一个同心圆为一体的装置中,进一步解决了其他污水处理工艺中生物消化与反消化中的技术难题(如,活性污泥的有效配合,调配,改善了污泥回流的水力条件。可实现沉淀区到缺氧区回流污泥200-300%。沉淀区到厌氧区回流污泥50-100%。克服了污泥膨胀现象。缩短了污泥龄等),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学特征减小了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弯道水力坡降,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节省了能源,能实现每吨水小于0.2度,属值得推广的节能环保装置。
4、在厌氧区和好氧区设置水下推进器,易于污水与污泥的有效混合和循环;在沉降区设置独特浓缩沉降分离装置,形成颗粒污泥,强化污泥浓缩,易于沉淀,在沉降区上部设置差动轮向心绕圆周运动吸泥装置,实现污泥有效回流,提高了出水水质。
总之,一元化多功能生物净化回用装置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的一种创新工艺装置,是在总结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把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各个处理环节的单体构筑物合建在一个360度的一个圆形分区反应器内,节省了回流泵,改善了活性污泥混合、回流的水力条件,节约能源。并把污水深度处理的沉淀、过滤工艺,同时合建为一体,节省了投资、占地、和处理费用,提高了出水回用水水质,因此推广该项节能环保装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俯视图(图中箭头示意污水处理顺序);
图2是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最外层的环形侧壁被撤去后的立体图;
图4是差动轮向心吸泥机与泥水分离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泥水分离器在沉淀池中的俯视图;
图6是本装置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贤彬,未经张贤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1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及镁合金阴极电泳表面处理方法
- 下一篇:SOG结构微热管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