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伪滤咀的卷烟及其滤咀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943.5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0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明 |
主分类号: | A24D1/04 | 分类号: | A24D1/04;A24D3/04;A24D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8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伪 卷烟 及其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烟,特别是具有防伪滤咀的香烟及其专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卷烟是千百年来亿万群众的日常消费品,也是国家高税金,企业高利润的工业品。它的质量好坏涉及到亿万烟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涉及到国家税金和烟草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上有少数不法分子无视国家税收法律;无视亿万烟民的身心健康,为了获取非法暴利,铤而走险,私设地下黑烟厂,生产伪劣卷烟,或利用烟草企业生产的低档卷烟经过更换滤咀和包装后假冒高档卷烟,从中牟利。致使大量假冒伪劣卷烟充满市场。虽然国家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机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予以查处,却仍然防不胜防。造成国家应收的税金大量流失,烟草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受到冲击;更为严重的是极大损害了亿万烟民的身心健康。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伪香烟(CN2673121Y),在卷烟纸层和/或过滤嘴的表面上有防伪标识和防伪校验码。在防伪标识和下班或防伪校验码上覆盖有防伪覆盖层。每一支香烟的防伪标识是完全不同的可供查询的数字数码或文字或符号等标识,防伪校验码是烟厂或打假部门的监督校验电码。每支烟的防伪标识和防伪校验码都储存在烟厂和打假部门的查询电脑里。消费者在购买香烟后,每一支烟上的防伪标识和校验电码都可作为第一次正品验证查询。消费者吸烟时要验明正身,还得配备和使用防伪校验码的校验设备或者打电话到生产企业查询,在验证手续上显得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可靠、方便验证的具有防伪滤咀的卷烟。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伪滤咀的卷烟,包括烟体,滤咀,滤咀内设置有多根平行于其轴线的有色线条,有色线条在滤咀断面上的多个线头构成图案、文字或符号。
本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防伪滤咀的卷烟的滤咀成型机,包括成型喷咀,还具有布线装置:主要由具有多个绕线凹槽的线轮、用作有色线条穿入的空心导管以及布线管头组成,空心导管与布线管头连接,布线管头前部封头上开有组成图案、文字或符号的多个穿线孔;布线管头伸入成型喷咀之内。
香烟滤咀材料主要采用蜡酸纤维长丝集成束作本体材料,通过滤咀成型机卷压成型。本新型是在现有各类型的滤咀成型机的成型喷头(是一呈喇叭口的筒体)前面(如有两个喷咀则在两喷咀之间)加装一个布线装置。以滤咀断面上的7根有色棉线的线头构成一个“T”字(“T”字的一横由四个线头组成,“T”字的一竖由三个线头组成)为例,工作时,七根红线从排线板上的七个排线孔中穿出,再分别绕过线轮的七个凹槽后、穿入空心导管中,最后七根红线再分别经布线管头封头上的七个穿线孔(七个穿线孔按“T”字形分布、“T”字的一横由四个孔组成,“T”字的一竖由三个孔组成)穿出。这样,七根红线与纤维长丝集成束一道被喷咀成型机的牵引装置从成型喷咀中拉出挤压成型,七根红线被固定在过滤咀中;然后按规定长度截断,成为防伪过滤咀产品。
上述图案、文字、符号可以是中文、英文字母或者简单图形,如A、K、T、十、八等。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卷烟的防伪、防假冒作用可靠、卷烟真伪验证直观、方便
企业根据情况可采用不同颜色的线绳以及不同的图案、文字(尤其是企业名称或商标缩写等),使之出现在滤咀前端面上,供消费者辨认。烟民能一目了然地识别出卷烟的生产企业、卷烟的真伪。既保护了商家的产品,又保护了烟民不受欺骗,打击了烟草的制假、贩假,有效杜绝了国家烟草税金的流失。
2、本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独特
以现有滤咀成型机为基础,且在不改变其任何零部件、又不增加动力负荷前提下,增加一个布线装置即可。在现有滤咀中置入有色线条构成防伪标记,每支过滤咀的制作成本增加不到1厘钱。以现有国内造假伪造香烟数量计算,本新型的放伪功能和作用,可以为国家和烟草行业减少或挽回超百亿元的税利损失,能有效保护香烟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打击制假贩假活动,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防伪香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滤咀的竖向(Z方向)剖面图;
图3是本新型布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布线装置另一视角方向的立体图(成型喷咀被剖去一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明,未经张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臭氧非均相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磁疗痔疮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