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蟑螂捕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0847.0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0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可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可越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173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蟑螂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放置在室内捕捉蟑螂的器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都会见到蟑螂的身影。由于它经常会隐藏于蔬菜、碗碟或一些缝隙之中,且蟑螂本身带有细菌,到处乱爬而严重污染了厨房的食物,从而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人人对它除之而后快。目前,人们多采用灭虫灵等杀虫剂喷洒厨房,达到消灭蟑螂的目的。但这类杀虫剂均为有毒的化学物质制成,在厨房喷洒会使厨具或菜品上沾有一定的有毒物质,虽然能杀死蟑螂,但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会对厨房的卫生造成污染的蟑螂捕捉器,采用本实用新型安全卫生,不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蟑螂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设有扣合连接的顶盖,四周开有多个入口,所述外壳内设有盛装食物的食物盒,所述食物盒与外壳四周内壁之间设有粘接于底部上的双面胶。
所述外壳为圆柱体形状。
所述入口为容纳蟑螂爬入的矩形、圆形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打开扣合在外壳顶部的顶盖,将食物盒内盛装好诱使蟑螂来吃的食物,在食物盒与外壳四周内壁之间设有粘接于底部上的双面胶,并扯开双面胶朝上的粘接纸,盖上顶盖,螳螂捕捉器放置在厨房中,隔一夜去取,就会发现很多被食物吸引来的蟑螂被粘在外壳底部的双面胶上,不能动弹,任人宰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外壳、食物盒和双面胶共同构成蟑螂捕捉器,来代替现有的杀虫剂,不会对厨房的卫生造成污染,不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
2、由于是在外壳底部粘上双面胶捕捉蟑螂,当捕满后,可撕下双面胶,粘接上新的,从而能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蟑螂捕捉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设有扣合连接的顶盖2,四周开有多个入口3,所述外壳1内设有盛装食物的食物盒4,所述食物盒4与外壳1四周内壁之间设有粘接于底部上的双面胶5。所述外壳1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入口3为容纳蟑螂爬入的圆形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打开扣合在外壳1顶部的顶盖2,将食物盒4内盛装好诱使蟑螂来吃的食物,在食物盒4与外壳1四周内壁之间设有粘接于底部上的双面胶5,并扯开双面胶5朝上的粘接纸,盖上顶盖2,螳螂捕捉器放置在厨房中,隔一夜去取,就会发现很多被食物吸引来的蟑螂被粘在外壳1底部的双面胶5上,不能动弹,任人宰割。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外壳1、食物盒4和双面胶5共同构成蟑螂捕捉器,来代替现有的杀虫剂,不会对厨房的卫生造成污染,不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由于是在外壳1底部粘上双面胶5捕捉蟑螂,当捕满后,可撕下双面胶5,粘接上新的,从而能重复使用。
实施例2
一种蟑螂捕捉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设有扣合连接的顶盖2,四周开有多个入口3,所述外壳1内设有盛装食物的食物盒4,所述食物盒4与外壳1四周内壁之间设有粘接于底部上的双面胶5。所述外壳1为圆柱体形状。所述入口3为容纳蟑螂爬入的矩形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可越,未经杨可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