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势蓄力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0743.X | 申请日: | 200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健 |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J1/04;B62J21/00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30022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力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利用骑行者自身重量及弹性机构助骑,在骑行过程中可随意调节车把前后摆度、坐躺式的弹势蓄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自行车车架结构都是以坐俯式向下蹬骑的结构,而半躺式自行车则因重心偏后而骑行不轻快,骑行提速慢;用于健身的固定自行车则无法骑到户外进行锻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坐躺形式骑行,骑行舒适,快速,可进行远程户外活动及腹部减肥锻炼的弹势蓄力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完全改变传统自行车的车架结构和骑行方式,将主驱动大链盘装在车架主梁最前端,设有座鞍及靠背的座杆铰接在主梁中段、座杆后部两侧与车架平叉的两侧用一对弧形蓄力弹杆联接,连接前叉的车把可调整前后摆度。
车把部份的立杆座的竖管插入前叉的立管内,主立杆的下端铰接头与立杆座的座端联接,车把管接件之竖管插入主立杆的上端管内锁紧,车把管则穿入车把管接件之前端管圈。
本弹势蓄力自行车改变了传统自行车的向下骑行姿势,可以坐躺的姿势骑行,轻松省力,车把可自如的前后调整摆度,从而满足了骑自行车者因身材各异和骑姿不一时对舒适骑行的要求,而且骑行速度快,尤其适宜骑自行车进行远程户外活动及腹部减肥锻炼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铰接式座杆与固定主梁相结合的Y型车架、弧形蓄力弹杆、可随意调整摆度的车把杆、链条保护套管、车把后视镜、座鞍靠背及其它自行车的标准通用部件和紧固螺栓件所组成。
整车的主要结构组成如图所示:主驱动的、固定脚踏的大链盘6装在车架主梁5的最前端。独立座杆13的前端与车架主梁5中段的上平面铰接,座杆13中部前一段与车架主梁5的平叉端用弹簧减震器10联系,座杆中部后一段的两侧与车架车叉的两侧则用一对弧形蓄力弹杆11相联接;减震器10的安装斜度与减震前叉7的前倾度平行一致,蓄力弹杆11的弧形弓背向前。座鞍14和靠背15用螺栓固定联接在座杆13上面,12是尾罩,8是链条套管及固定架,9是座杆与车架铰接轴销,后视镜16则分别装在车把管1的左右两边。可调整摆度的车把部分由车把管1、车把管接件2、主立杆3及立杆座4组成。其中:减震前叉7的立管段穿入车架主梁5的前管,通过联接螺母和平面轴承进行可转动的联接;而立杆座4的竖管则插入前叉7的立管内,用自行车的把芯螺杆件将二者紧固联接;主立杆3的下端铰接头与立杆座4的铰座端用螺栓紧固联接,车把管接件2的竖管亦插入主立杆3的上端管内,通过卡圈和螺栓将二者紧固联接,车把管1则穿过车把管接件2的前端管圈,在车把横管的正中段用螺栓将二者紧固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骑行者以坐骑姿势向前蹬骑本车时,骑行者自身重量使前倾度平行一致的减震前叉7和弹簧减震器10各自产生了向前的水平分力f1和f2,二者的合力(f1+f2)有效减轻了因骑行者自重对地而产生的静摩擦力;而弧形的蓄力弹板受压后则沿弓背方向产生了水平向前的弹势,在骑行过程中,这种弹势因不断运动的弹压而形成连续向前的助推力f3,三力合一,使本实用新型的骑行轻松省力。由于骑行本车改变了传统骑行的姿势,骑行者对车把的作用力由下压方向变为向前后推拉的方向,而本实用新型有较长的车把立杆,故对联接主立杆3和立杆座4的铰支点构成了一个较长的力臂,通过这个力臂对车把手施加一定的推拉力,就可以克服主立杆3与立杆座4铰接锁紧的摩擦力,实现将车把前后摆动的调整,从而满足了骑行者因身材各异和骑姿不一对舒适骑行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健,未经王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保温水壶
- 下一篇:铁路漏斗车风喷射清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