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钢塑复合压力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551.9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蒯一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蒯一希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200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复合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特别是如大口径给水管道等大口径的钢增强塑料管。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大口径给水管道等大口径钢增强塑料管,其大都是在管壁结构中设置连续的金属等各种增强骨架结构,其结果是使构成管壁结构中内壁的芯层塑料和外壁层塑料相互分离隔断,内壁的芯层主要是靠粘合剂与增强骨架相复合。而这种粘接式复合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小缺陷。在大口径给水管道等的实际使用中,管道的内部除正常工况的由内向外的压力外,在突然停止供水或其它以外情况时,还常会出现负压或真空的反向压力工况。此情况可导致芯层与增强骨架内壁的粘合界上的小缺陷不断扩大,进而可能造成内层的脱落或坍塌,使管材受到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新结构形式的改进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特别是如大口径给水管道等大口径的钢增强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钢塑复合压力管,是在目前管壁为以螺旋缠绕方式相互热熔复合的层状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管壁结构由内之外至少包括有芯层、金属加强结构层和外壁层。其中,在芯层的外周面上热熔复合有螺旋状缠绕的筋条状凸起结构,断面呈U形凹槽式的金属加强结构以与所说各筋条状凸起结构间的内凹间隙形状相适应的方式,同时与其两侧相邻的筋条状凸起结构及芯层外周面相互热熔复合,外壁层则完整被覆复合于间隔状排布的各筋条状凸起结构和金属加强结构之外。所说该凹槽式金属加强结构的两侧翼上还具有能增强相互复合强度的外展翼缘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说该凹槽式金属加强结构两侧翼上的外展翼缘结构的作用,是通过该呈异型状的外展翼缘,能与其两侧的筋条状凸起结构间有更为牢固可靠的结合性能,防止其在某些猛烈或大作用力冲击下可能出现其间的分层或剥离情况发生,或防止由于管内压力突然增大而使管壁从纯塑料的筋条状凸起部分爆破。
所说凹槽式金属加强结构两侧翼上的该外展翼缘结构的结构形式,可以为至少带有一个外展折角的翻边式结构,或是为圆滑过渡形式的弧形,或弯钩状等形式的外展翼缘。
此外,如在该凹槽形式金属加强结构内外表面的至少一侧、最好是两侧同时还被覆有一层或多层塑料等有利于其相互复合的涂覆效率结构层,还能进一步有助于其结合的牢固可靠。
除简单形式凹槽结构的金属加强结构外,改变凹槽结构的局部形状还可有助于提高其抗压性能。如可以在所说的凹槽形式金属加强结构的槽底部设有一条或更多条凸或凹的加强筋结构,和/或使所说的凹槽形式金属加强结构具有上凸或下凹弧面形式的槽底面等。
为进一步提高管壁结构复合后的整体性,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至少在所说的凹槽式金属加强结构的底部和/或侧翼上设有贯通两侧面的贯通结构,使芯层塑料与外壁层塑料还能通过这些贯通孔实现相互复合,也进一步提高了其与金属加强结构间的复合强度和可靠性。
由于上述改进的钢塑复合压力管的管壁是由相应的带状片材以螺旋缠绕方式通过相邻边缘的相互搭接热熔复合而成,为进一步避免外壁层相互搭接的相邻片材间脱离分层,保证外壁层的可靠性和抗轴向拉力的能力,所说的以螺旋缠绕方式被覆的外壁层缠绕带材的宽度以至少能覆盖芯层外周面两个相邻筋条状凸起结构,且各相邻缠绕带材间相互搭接的熔接宽度至少为一个芯层外周面的筋条状凸起结构宽度的形式为佳,使两相邻缠绕片材的搭接部位能形成一个“扣”的形式。构成芯层的各相邻缠绕带材的搭接部位,可以布置在其外周的筋条状凸起结构部位处,也可以布置在各筋条状凸起结构之间的凹谷结构部位处
上述结构中,虽然所说的芯层外周面上的各筋条状凸起结构能具有提高管壁强度的作用,但如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各筋条状凸起结构与外壁层的复合部位间再复合有一金属网加强层,并使其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侧的金属加强结构相互搭接并复合(例如可通过其表面被覆的塑料涂覆层相互复合),则该多孔的网状结构既不影响该部位处芯层与外壁层间的相互热熔复合,又有利于显著提高该部位的抗压和/或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形式的改进的钢塑复合压力管,可被应用于目前多种形式的流体输送管,特别是包括给水管道在内的各种大口径的流体输送管。如,其两端口部分别为作相互配合的承口和插口结构,并可在其中可埋置有电热结构的电热熔型复合压力管。或是使其两端别为梯形或矩形的端口结构,以与相应的连接法兰结构相配合。
通过上述结构,特别是金属加强结构的两侧翼上具有能增强复合强度的外展翼缘结构,可以达到使其与周围的结构层更加稳定可靠地相互复合而不易分离,极大地提高了管壁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对各种突发外力冲击的抗御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蒯一希,未经蒯一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