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叶片分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450.1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朝富;李双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西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83 | 分类号: | B07B7/08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徐宏 |
地址: | 621000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叶片 分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涡流选粉机的一对配合部件,特别是适用于建材行业的平面涡流选粉机的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平面涡流选粉机中,采用相互配合的导风叶片和转子叶片作为分级装置,导风叶片大都采用直叶片垂直安装在转子外围,其气流均布效果差,且通过导风叶片的气流与转子叶片的外沿切向线速度偏差大,导致运行过程中转子叶片磨损严重;现有的转子叶片也多采用直叶片形式,内部存在“惯性反旋涡现象”,进入叶片区域的细粉和叶片外沿的粗粉由于湍流旋涡的影响均可能造成“返混”,因此选粉精度差、选粉效率低、处理量也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平面涡流选粉机中的分级装置存在的转子叶片磨损严重、选粉精度差、选粉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由异形导风叶片和异形转子叶片构成的分级装置,通过两种异形叶片的合理组合,不仅能改善气流均布效果、减少转子叶片的磨损,而且能够有效消除“惯性反旋涡现象”,使选粉精度、选粉效率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采用特殊的异形导风叶片形状,使得导风叶片之间的气流通道外小内大,从而进入选粉室的气流速度与转子叶片的外沿切向线速度相当;异形导风叶片具有槽形空腔头部和较长的叶片尾部,此结构不仅为随气流进入的物料颗粒提供了一次分级机会,同时使被转子叶片产生的强制涡流抛撒出的粗颗粒易于进入异形导风叶片的槽形空腔头部或与叶片尾部碰撞失去动能而跌入粗粉收集器;异形转子叶片采用入口后弯、出口前弯的结构,相应增大叶片间距,这种改进有效抑制了“惯性反旋涡现象”,利于细粉的进入与粗粉的抛出。
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异形叶片分级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导风叶片和转子叶片,导风叶片安装在转子叶片的外围,所述导风叶片的外侧端设置有一向内的弯折部,该弯折部与其本体构成槽形空腔,导风叶片的内侧端向内延伸构成延伸部,所述转子叶片的两个端部弧形弯曲,使转子叶片呈反“S”形。上述延伸部可以延伸较长形成导风叶片的尾部。
所述导风叶片的延伸部上连接有导风叶片尾部。
所述延伸部通过螺栓与导风叶片尾部连接成一体。采用导风叶片尾部与头部相分离的上述结构,便于拆换受到磨损的导风叶片头部,而保留未受到磨损的导风叶片尾部,不但可以方便更换叶片,而且可以避免叶片的浪费。
所述转子叶片的入口向后弯,出口向前弯。两端弯曲的转子叶片结构,可以使相邻两个转子叶片的间距相应增大,这种改进有效抑制了“惯性反旋涡现象”,利于细粉的进入与粗粉的抛出。
所述导风叶片绕选粉机壳体中心均匀分布,其安装角度45°~75°,相邻两片导风叶片中,其中一片的弯折部与相对侧的另一片的延伸部相互平行。
所述转子叶片与导风叶片呈同圆心的圆周分布,转子叶片的入口向后弯的角度为90°~160°,转子叶片的出口向前弯的角度为90°~150°。上述导风叶片的安装角度和转子叶片两端的弯曲角度相配合,满足了旋转过程中粉粒分级遴选的要求,提高了分选的精度和效率。
所述导风叶片的数量为12~120片。
所述转子叶片的数量为18~150片。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叶片外侧端为头部,内侧端为尾部,在其头部设置向内的弯折部,并设置较长的尾部,使相邻两个导风叶片之间构成外小内大的气流通道,不仅为随气流进入的物料颗粒提供了一次分级机会,同时使被转子叶片产生的强制涡流抛撒出的粗颗粒易于进入异形导风叶片的槽形空腔头部或与叶片尾部碰撞失去动能而跌入粗粉收集器;转子叶片两端弯曲的结构,使转子叶片间距相应增大,其弯曲角度与导风叶片的安装角度相配合,提高了分选的精度和效率。而且由于上述结构改善了气流均布效果,减少了粉粒与转子叶片之间的碰撞,从而减少了转子叶片的磨损。
可见,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改善气流均布效果、减少转子叶片的磨损的有益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消除“惯性反旋涡现象”,使选粉精度、选粉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是导风叶片尾部,2是导风叶片头部,3是转子叶片入口端,4是转子叶片出口端,5是导风叶片,6是转子叶片,7是导风叶片间的气流通道,8是导风叶片头部的弯折部,9是导风叶片头部的槽形空腔,10是导风叶片的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西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绵阳西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