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材送料机悬臂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428.7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7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友全 |
主分类号: | B27B25/00 | 分类号: | B27B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晓果;吴彦峰 |
地址: | 6112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送料机 悬臂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送料机悬臂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板式家具行业大都是人工上板,只有少数进口设备采用后上料。电子开料锯切割板材一般要达到90mm厚度,那么2.44米长、1.22米宽累计厚度90mm的板材为2.673m,重量约250Kg,如果用人推上料约要3人操作且还比较吃力,如果2人操作需要分两次上料,这样既容易刮坏板材,而且劳动强度也相当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方便,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板材送料机悬臂调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材送料机悬臂调整装置,所述悬臂调整装置由悬臂、两根前后调动推杆和两根上下调动推杆构成,其中两根前后调动推杆分别安装在悬臂的侧面上,在每根前后调动推杆上分别垂直安装有一根上下调动推杆,在两根上下调动推杆之间安装有推料板。
所述两根上下调动推杆中的一个上下调动推杆与推料板后部连接为轴承连接。
所述两根上下调动推杆与推料板后部为轴承连接或固定连接。
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两根前后调动推杆以及两根上下调动推杆对推料板进行前后、上下调整,以适应推料板的位置,调整方便,操作简单。当它安装在板材送料机上后,本实用新型主要作用将材输送到开料锯的工作台,本实用新型板材输送机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力小,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板材送料机上后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6是图3的右视图;
图7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板材送料机悬臂调整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悬臂调整装置由悬臂5、两根前后调动推杆16和两根上下调动推杆17构成,其中两根前后调动推杆16分别安装在悬臂5的侧面上,在每根前后调动推杆16上分别垂直安装有一根上下调动推杆17,在两根上下调动推杆17之间安装有推料板6。两根上下调动推杆17中的一个上下调动推杆与推料板6后部连接可以为轴承连接,因为推料板6可以通过上下调动推杆17实现上下调整,可以通过前后调动推杆16实现前后调节,其中一个上下调动推杆17与推料板6为轴承连接时为了便于调整推料板6的左右调整角度。两根上下调动推杆17与推料板6后部可以为轴承连接或固定连接,如果是固定连接,推料板6相对上下调动推杆17就不能转动,此时一般要求推料板6与机架横梁垂直,如果是轴承连接,推料板6相对上下调动推杆17就可以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一般也会要求推料板6固定在上下调动推杆17上。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板材送料机后的板材送料机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主要由前立柱1、后立柱2、机架横梁3、行车4、悬臂5、推料板6、传动装置、悬臂调整装置、托架21、滚筒20构成,其中在前立柱1前端安装有托架21,在前立柱1和后立柱2之间连接有机架横梁3,在机架横梁3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行程限位开关a和反程限位开关b,通过行程限位开关和反程限位开关控制电动机正、反转,从而带动行车以及悬臂以达到前进,后退等动作。在机架横梁3上安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带动悬臂5在机架横梁3上左右移动,悬臂5上通过悬臂调整装置安装有推料板6。本实用新型中还有起控制作用的电控部份:用升降台(可以采用现有的公知升降台)把板材升到预定的高度后按自动进料按钮,此时,电源接通电动机,电动机正转带动链条9,链条9转动带动行车以及悬臂移动,通过悬臂中的推料板把板材输送到开料锯的工作台后自动返回,回到起始位置后自动停止送料动作结束。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控部分有自动、手动转换开关,两端均有行程限位开关和反程限位开关来自动完成转向、停止等动作(即当行车在实现推料时,前进接触到行程限位开关a后,电动机反转,此时行车后退,在后退接触到反程限位开关b时,电动机停止运行,此时行车停止后退。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部分以及行程限位开关a和反程限位开关b为常规基础电路和现有元器件,本领域技术可以采用现有电路和元器件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友全,未经张友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式气动截止阀
- 下一篇:电子装置、呈现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