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炼剂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80347.7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广;赵昌坡;韩祖吉;吕刚;黄祖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B22D11/108;C22B21/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10081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炼 添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浇铸前铝液熔炼造渣的设备,尤其是在进铝过程中的精炼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动态配铝连续浇铸法生产,80%以上的铝液精炼均在动态中进行,虹吸进铝的过程同时在前炉溜槽添加精炼剂进行铝液精炼。以前的精炼剂添加方法是采取每进一包铝液,即往前炉溜槽丢一包(2kg)精炼剂,由于成包添加,精炼剂无法充分散开,且虹吸进铝过程抬包车阻碍了搅拌扒渣车的搅拌作业,造成精炼剂局部堆积反应,而铝液中局部的氧化铝等杂质成分是有限的,局部富余的精炼剂即与铝液反应,2Na3AlF6+6AL+4O2=3Na2O.2AL2O3+4AlF3造成铝的烧损,不仅达不到铝液精炼的目的,反而增加铝的损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精炼剂添加办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炼剂添加装置,采用该装置不仅能提高精炼剂的精炼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减少铝液与精炼剂的反应烧损。
精炼剂的主要成分是(2Na3AlF6),2Na3AlF6造渣属于化合造渣,主要是在金属熔体表面进行,在炉渣与炉内衬接触处也会发生造渣反应:
2Na3AlF6+2AL2O3=3Na2O.2AL2O3+4AlF3
悬浮于铝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氧化铝),在分配定律和比重差作用下,不断地从熔体内部上浮到表面炉渣中参与造渣反应。又由于化合造渣反应是多相反应,其总的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扩散传质速率,在反应温度和反应浓度一定的情况下,精炼剂的撒放方法直接影响扩散传质速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前炉溜槽规格,用角钢制作成框架,钢丝网制作成筛面,筛面镶焊在框架内制作成一个筛状架,并将筛状架横架在前炉溜槽上。虹吸进铝时,将成包的精炼剂放在架子上,利用铝液的辐射热将精炼剂的塑料包装袋熔化后,粉状的精炼剂即可自由撒落到流动的铝液中,铝液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紊流、翻滚使搅拌的效果自动实现,从而使精炼剂均匀地混合到铝液中,达到均匀撒放精炼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精炼剂的精炼效率,减少精炼剂的使用量,同时还可有效减少铝液与精炼剂的反应烧损,从而降低铝液熔炼过程的火耗,而且操作规程安全可靠,作业工具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筛状架安装位置图。
图2是筛状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筛状架2应远离保持炉,尽量靠近前炉1安装在前炉溜槽3上,避免精炼剂被40t保持炉入口4处溢出的炉气热气流吹散,造成精炼剂的飞扬损失,同时可获得较长的铝液在前炉溜槽3紊流、翻滚的搅拌距离,增强搅拌效果。
图2中,筛状架2由框架及筛网制成,用角钢制作成框架,钢丝网制作成筛面,筛面镶焊在框架内制作成一个筛状架,筛网网孔规格是10×10mm,框架由35×35的角钢焊接而成,其规格是700×47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0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