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型主副食蒸柜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9821.4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3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佰利华厨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4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型 副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主副食蒸柜有关,特别与高原型主副食蒸柜有关。
背景技术:
高原气侯具有多变、空气稀薄,气压低等特点,故而在高原上蒸煮食物大都只能采用高压锅。采用高压锅蒸煮食品,蒸煮量小,麻烦,不能一次满足数百人就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适应高原气侯之特点,能够保证主副食品熟透的安全卫生,一次能满足数百人就餐的高原型主副食品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高原型主副食蒸柜,包括燃烧机,与燃烧机连通的带蒸汽出口的蒸发器,通过蒸汽输送管与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的至少一个密封主蒸箱。
上述的蒸发器中有带燃烧室的内胆,包覆于内胆周边上的通过进水管与储水箱连通的水胆,多根位于燃烧室中的且与水胆连通的蒸汽发生管,蒸汽出口置于水胆上,蒸发器中设置有烟道管、防爆口。
上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储水箱中设置有浮球控制阀。
上述的水胆周边装有保温层。
上述的主蒸箱由柜体、与柜体密封连接的柜门组成。
上述的柜体两侧装有加强筋,增加强度。
上述的蒸柜中设置有移动台,燃烧机、主蒸发器位于移动台中,主蒸箱装在移动台台面上,使用方便。
上述的主蒸箱为一个或二个。
上述的主蒸箱上有安全阀、压力表,蒸柜中设置有控制燃烧机开、关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中有位于压力表中的低气压常闭信号触点L、主触点I、高气压信号常开触点H,单片机IC,接于低气压常闭信号触点L和单片机IC18脚间的电阻R15,接于单片机IC2脚上的电阻R17,与电阻R17连接的装于燃烧机上的可控硅Q1。
上述的单片机采用型号为PiC6F84的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自来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蒸发器水胆及蒸汽发生管中,蒸发器水胆及蒸汽发生管中的水通过燃烧机加热产生蒸汽,再通过蒸汽输送管进入主蒸箱内,加热食物,将之煮熟。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轻柴油为能源,通过燃烧机对水胆加热产生蒸汽,并在密闭式主蒸箱内形成相对高温高压环境,食物易熟透,能够保证食品安全和食用者的健康,主蒸箱空间大,能够满足食品的大量供应,如一次可满足数百人就餐的需要,特别适合于机关、部队和学校等单位在高原环境下使用,如额定热流量小于50KW、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0.06Mpa、水溶积小于30L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主蒸箱柜体,柜门密封示意图。
图5为主蒸箱加强筋位置图。
图6为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中蒸汽发生管分布图。
图8为进水、排污位置图。
图9为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移动台1中装有外购的以轻柴油为燃料的燃烧机2,与燃烧机法兰连通的带蒸汽出口3的蒸发器4,通过蒸汽输送管5与蒸发器蒸汽出口连通的带多个蒸格的两个密闭主蒸箱6并排装在移动台台面上。主蒸箱上装有安全阀7,指针式压力表8。如图4所示主蒸箱由柜体9,通过密封胶条10与柜体密封连接的柜门11组成,柜体侧壁如图5所示装有加强筋12。
参见图3、图6、图7,蒸发器中有带燃烧室13的内胆14,包覆于内胆周边上的通过如图8所示的进水管15与储水箱16连通的水胆17,多根平行排列位于燃烧室中的且与水胆连通的蒸汽发生管18。蒸汽出口置于水胆上。水胆外周包覆有保温层19,蒸发器中还设有防爆孔20、水位计21、烟道管26。
如图8所示,在进水管进入水胆前位置上设置有进水单向阀22,储水箱中装有浮球控制阀23。水胆排污管24上设有排污单向阀25。
图9为控制电路原理图。参见图9,燃烧机开、关的控制电路中有位于压力表中的低气压信号触点L(一盘设定为0.04Mpa)、主触点I、高气压信号触点H(一般设定为0.06Mpa),单片机IC,接于低气压常闭信号触点L和单片机IC18脚间的电阻R15,接于单片机IC2脚上的电阻R17,与电阻R17连接的装于燃烧机上的可控硅Q1。单片机采用型号为PiC6F84的单片机。LI是常闭、IH为常开。
交流220V经变压器降压,二级管(D1-D4)整流,电容C0、C1滤波,三端稳压集成块7805及电容C7、C2组成5V燃烧机控制供电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佰利华厨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佰利华厨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泡枪
- 下一篇:汽爆秸秆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制备微生物油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