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燃气的燃气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810.6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1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朝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燃气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燃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燃气越来越多被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我国目前使用的燃气气体种类有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这三种燃气的压力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天然气为2000Pa,煤气为1000Pa,石油液化器为2800Pa。因此一般的燃气灶不能通用这三种燃气,需要通过更换喷头来适应不同种类的燃气。在1900年8月15日公开的CN 2060517U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手工调节转接头使用不同燃气的燃气灶。该燃气灶的不足是切换不同燃气不方便,需要手工调节大、小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使用多种燃气的燃气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燃气灶由灶体、开关、燃烧器、进气管、电源构成。燃气通过进气管经过开关后,再依次经过气压表、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后进入燃烧器。控制中心对气压表、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进行测量和控制。电源为控制中心、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供电。其中:
气压表中的进气管1、出气管6分别与转动阀11相通,转动阀11内有球形的转动阀腔5,转动阀腔5内的转动阀片2围绕转动阀片轴10转动,转动阀片轴10与圆形弹簧9的一头固定,滑动杆7一头固定转动阀片轴10,另外一头在弧形电阻条3上滑动,滑动杆7是导电的,电线8一端与控制中心相连,另一端与滑动杆7相连,电线4一端与电阻条3相连,另外一端与控制中心相连。
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有密封的外壳43与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卸压控制装置入气管30相通,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卸压控制装置入气管30在一条直线上,分布在外壳43的两侧,并穿过外壳43进入长方体的空腔42内,空腔42内有长方体的阀体37,阀体37在与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平行的方向上开有液化气卸压孔34、天燃气卸压孔35、煤气直通孔36。液化气卸压孔34、天燃气卸压孔35、煤气直通孔36互相平行,且穿透过阀体37。阀体37外固定一条与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垂直的阀体平齿轮33,电动机32的齿轮31与阀体平齿轮33咬合,阀体37在空腔42内可以沿阀体平齿轮33方向往复移动。电动机32与控制中心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天燃气卸压孔35、液化气卸压孔34、煤气直通孔36孔径、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的内径、卸压控制装置入气管30的内径的比例为1/2∶1/2.8∶1∶1∶1。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机32是数控正反转电动机。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和燃烧器之间有大小火调节阀,燃气从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经过大小火调节阀后进入燃烧器。大小火调节阀由电动机进行操作,电动机与控制中心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调节大小火调节阀的电动机是数控正反转电动机。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控制中心是8094317微电脑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识别燃气种类并调整燃气压力,采用电机实现大、小火调节,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燃气经过进气管后进入灶体,灶体内的开关打开后,燃气经过进气管1进入气压表内转动阀11内有球形的转动阀腔5,燃气的压力推动转动阀腔5内的转动阀片2围绕转动阀片轴10转动,带动圆形弹簧9转动,再带动滑动杆7转动,滑动杆7的一头在弧形的阻值条3上滑动,使电线8、电线4之间的电阻发生变化。由于不同种类燃气的压力不同,推动转动阀片2转动的角度不同,滑动杆7的一头在弧形阻值条3位置不同,电线8、电线4之间的电压降也不相同。控制中心测定出电线8、电线4之间的电压降,电压降在0至1V之间判断为煤气,电压降在1V至2V判断为天然气,电压降在2V至3V判断为液化气。控制中心根据判断出的燃气种类,驱动气源气压卸压控制装置的电动机32转动,移动阀体37的位置。
当燃气为煤气时,阀体37上的煤气直通孔36与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卸压控制装置入气管30连通。煤气直通孔36孔径、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的内径、卸压控制装置入气管30的内径一样大。煤气经过卸压控制装置入气管30、煤气直通孔36、卸压控制装置出气管38后压力不变,仍然为1000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朝,未经李兴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