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杠杆式机械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714.1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辉 |
主分类号: | F16H21/12 | 分类号: | F16H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机械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的节能装置,具体为一种杠杆式机械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日异发达的今天,运输、机械、冶金、化工、印刷、橡塑等能源消耗相当大。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因能耗高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众所周知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全球能引起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提倡走能源节约之路。现市面上也有节能产品,如变频器、电子节能器,但无论是哪一种的不足,都在于它本身就消耗能源,一旦产品报废,它会带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人们希望走机械节能并环保之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本身不消耗能源,安装更方便、节能效果更明显的一种依靠省力杠杆原理对负载驱动达到节能省油、省电的杠杆式机械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杠杆式机械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节能传动机构、电机构成,节能传动机构由杠杆支点轴及其两端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组成,其间通过杠杆支点轴轴承联接,杠杆支点轴上设有动力输入拨盘、杠杆、动力输出盘,通过轴承联接,杠杆、动力输入盘上设有传动销动力传动为传动销、销式联接传递动力,节能传动机构设在动力输出轴支撑法兰体内,通过动力输入轴与电机轴联接,动力输入轴支撑法兰与电机联接。所属的节能传动机构与电机的联接是通过动力输入轴套直接联接或是通过联轴器联接或是通过皮带联接。
输入旋转动力经过力轴直接传递给动力输入拨盘,再经传动销传递给杠杆的动力臂力点F点,此时杠杆的支点由杠杆的支点轴O点支撑,再经杠杆将一个倍增的一个撬动的旋转动力经传动销阻力臂G点传递给动力输出拨盘,因动力输出拨盘与动力输出轴固定为一体的,此时已将动力输入一个倍增的动力来驱动负载达到省力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装配简单,不须调试,运行安全无噪音机械磨损小,自身不消耗能源,依靠动力输入拨盘的动力点即F点,经传动销直接传递至杠杆的动力臂力F点。杠杆的支点O点由杠杆支撑轴支撑,同时杠杆的阻力臂力点G点直接驱动动力输出盘的G点,根据杠杆这一省力原理来达到驱动负载这一目的。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轮船、水利发电等旋转动力机机械设备,并利用其不受转向的限制,可用于正反转设备中使用,保持原动机转速无转动差。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输入拨盘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b是动力输入拨盘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a为杠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杠杆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a为动力输出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b是动力输出盘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杠杆支点轴结构示意图,图5为旋转动力输入轴结构示意图,图6为动力输出结构示意图,图7为动力传动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所示,杠杆式机械节能装置由节能传动机构、电机构成,节能传动机构由杠杆支点轴及其两端动力输入轴5、动力输出轴6组成,其间通过杠杆支点轴轴承8联接,杠杆支点轴4上设有动力输入拨盘1、杠杆2、动力输出盘3,通过轴承联接,杠杆2、动力输入拨盘1上设有传动销7动力传动为传动销7、销式联接传递动力,节能传动机构设在动力输出轴支撑法兰9体内,通过动力输入轴5与电机轴联接,动力输入轴支撑法兰10与电机12联接。节能传动机构与电机12的联接是通过动力输入轴套直接联接或是通过联轴器联接或是通过皮带联接。
图中所示,当电动机给定一定的一个N的扭力经动力输入轴5传递给动力输入拨盘1,再经动力传动销7直接传递到省力杠杆2F点,省力杠杆支点轴4,O点支撑杠杆2,省力杠杆2的阻力点G,撬动旋转,即F——O点为杠杆2的动力臂,O——G点为杠杆2的阻力臂,经传动销7将一个撬动旋转力传递给动力输出盘3,动力输出盘3与动力输出轴6用螺杆固定为一体的,此时即将一个由电机给定的一个旋转扭力经省力杠杆倍增后的一个旋转扭力来驱动负载组成的一套完整的动力传动装置,达到省力节能的目的。机座机壳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辉,未经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