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随遇平衡太阳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711.8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4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云存义;贾英洲;朱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存义 |
主分类号: | F24J2/02 | 分类号: | F24J2/02;F24J2/46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017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片式 整体 组装 重心 悬吊 随遇平衡 太阳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灶在我国开始发展,80年代进入大发展,出现多种样式的太阳灶,但大都没有形成产品。90年代后太阳灶进入低潮。近年来,由于世界性能源紧缺,太阳灶的发展又出现一个高潮,但基本上是数量的增加,基本上是沿用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大多是整体式的水泥灶、氧化镁灶、两片型的铸铁灶或无机玻璃钢灶。
上世纪80年代也曾出现过三块或四块组装式聚光太阳灶的试制品,大多是分成几个箱体分装,再把各箱体拼装成一个抛物面形,其反射面被箱体边框分割开,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抛物反射面。传统太阳灶大多采用丝杠或齿条调节来跟踪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丝杠调节虽然跟踪精确,但费工费时,且造价高。而齿条调节跟踪精度差。传统太阳灶的锅支架一般采用单杆或双杆支承方式,但由于其长达70多厘米长的重力臂,使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较差。
目前太阳灶灶壳大都是整体式或二片组装式,其单片面积和重量都大,又因是凹面型,所占空间大,非常不利于包装运输,所以至今尚无可在商店销售的真正意义的商品太阳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锅支架稳定、灶体可实现根据太阳高度角跟踪的随遇平衡的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
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随遇平衡太阳灶包括灶壳、加强筋、锅支架、丁字轴横轴、丁字轴立轴构成,所述的灶壳背面设有加强筋,灶壳通过螺栓穿过相邻两个灶壳的加强筋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锅支架与灶壳连接,斜支杆两端分别连接于锅支架的中部与灶壳上锅支架的下方;所述的灶壳中间设有长条形开口,丁字轴立轴从长条形开口穿过与太阳灶支架连接;所述的两个悬臂下端通过螺栓与灶壳长条形开口两侧连接,悬臂上端与套圈焊接连接,丁字轴横轴从两个套圈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共有三片灶壳组成,在灶壳背面设有加强筋,由螺栓或连接卡把三片灶壳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抛物反射面,三片灶壳之间两两紧密相连,没有边框相隔,背面没有传统多片型太阳灶另附的支承托架。锅支架加装了一个斜支杆,使锅支架稳定不晃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丁字轴横轴和丁字轴立轴支撑灶壳,开口套圈套在横轴上,将太阳灶灶体悬吊起,并通过螺母调节开口套圈与丁字轴横轴之间的磨擦力,可使灶体随意停置于任何位置,需调整灶体角度时,上下按动灶体,克服磨擦力,就可使灶壳绕丁字轴横轴转动,从而实现对太阳高度角跟踪的随遇平衡,代替了传统太阳灶用丝杠或齿条调节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品太阳灶重量轻,操作简便,成本低,并且可分体包装运输,包装后体积小,可进入商店作为商品销售。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新型太阳灶的制作和传统太阳灶的改造。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背面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开口套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不开口套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2、3、灶壳;4、加强筋;5、螺栓;6、连接卡;7、锅支架;8、长条形开口;9、斜支杆;10、丁字轴立轴;11、丁字轴横轴;12、悬臂;13、开口套圈;14、紧固螺栓螺母;15、不开口套圈;16、螺母;17、顶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三片式整体组装重心悬吊遇随平衡太阳灶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存义,未经云存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建立直接内存访问通路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炉的评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