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徒手心肺复苏指导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599.8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1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庄;陈谦;陈家桢;王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道庄;陈谦;陈家桢;王道康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徒手 复苏 指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抢救心跳骤停病人时用的心肺复苏指导器。属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生心脏性猝死时唯一能使其生还的抢救是心肺复苏。
基本(徒手)心肺复苏包括两个内容:及时、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要达到有效的效果,必须保证操作中准确的按压频率(100次/分)与按压力度(胸骨下陷40~50毫米)。否则将造成无效或低效按压,或者带来危险,最终都可能使心肺复苏失败。2005年重新修订后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更是把不间断的有效胸外按压的重要意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又指出,针对医务人员实施心肺复苏的研究表明,50%的胸外心脏按压幅度太浅(小于40毫米),而且实施过程中24%~49%的时间内未进行按压,以至于使其按压频率平均仅为56次/分。究其原因这主要缘于在心肺复苏实施过程中缺乏监测与督导设备用以保证操作达到既定标准。例如《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规定的胸外心脏压的力度是使病人的胸骨下陷40~50毫米。但是,“力度”与“深度”无法换算,因此操作者根本无法知晓按压时病人胸骨下陷的程度,而按压频率的掌握亦无“参照物”,从而使指南的“可操作性”大受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人工心肺复苏按压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420097782.7公开的“心脏按压复苏指示装置”。该装置由压力表、通过管路连接气囊、气囊设置在手袋,压力表上的指针通过电线连接电池负极,蜂鸣器的一端连接触点,另一端连接电池正极,表针与触点相对应所组成。使用时医护人员套上手套放置于患者胸部进行按压,由气囊作用显示出压力表的表针指示的数值,当这一数值达到心脏的要求强度时,触点和表针接触接通电路,蜂鸣器鸣叫,表示按压心脏有效。这种装置的缺点是触点和表针的接触位置是固定的,即施加的按压力是固定的,不能适应各种年龄和体型的患者,也不能严格地实现每次按压深度的要求。此外,该装置没有节拍指示,不能严格地实现按压100次/分的频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引导操作者以按压100次/分的频率要求施压并直接显示病人接受的每一次胸部按压时胸骨下陷的幅度,从而能完全达到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术的按压要求的心肺复苏指导器。
本心肺复苏指导器具有一施压盒体,在盒体中安装有位移感应元件、中央处理器、节拍发生器和电池,其中,电池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节拍发生器电相接,位移感应元件与中央处理器A/D输入端相接,在施压盒体上安装有电源开关和与中央处理器D/A输出端电连接的声光显示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本心肺复苏指导器放置在患者的胸骨上,打开电源开关,节拍发生器和中央处理器开始工作,按100次/分的频率发出声/光信号,操作者即可在该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地对患者施加100次/分的按压动作;施压时施压盒体在患者身上的随动幅度即为按压的幅度,该幅度则由安装在盒体中的位移感应元件所感知并传递给中央处理器,经中央处理器处理后在盒体上的声光显示元件上显示出来。操作者即可在该信号的指导下准确地对患者施加40~50毫米的按压幅度。从而实现最新国际心肺复指南的量化要求。此外,本心肺复苏指导器采用微电子元件构成,因而体积小,方便携带。
可在施压盒体的上表面开设一个与人的手掌相吻合的凹部,以方便固定手掌防止施压时滑离正确的施压部位。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声光显示元件应置放在凹部的旁边以方便观察。
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极为简单方便,使用者仅需简单培训就能使用并完全能达到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量化要求,能极大地提高心肺复苏术成功率。且体积小,方便携带。可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乡村卫生院、公交、大巴、轮船、飞机、学校等公众和家庭场合。对不同年龄、体型的患者都能达到量化施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中央处理器和声光显示元件部份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位移感应元件及其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道庄;陈谦;陈家桢;王道康,未经王道庄;陈谦;陈家桢;王道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降低倒R-2R结构D/A转换器输出电流过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