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折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9132.3 | 申请日: | 200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戈平;廖新军;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戈平;廖新军;刘宁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1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装置 | ||
1.自锁式折叠装置,包括折叠主体(1)和折叠副体(2),其特征在于:折叠主体(1)与折叠副体(2)铰装,折叠主体(1)和折叠副体(2)上分别设有重叠闭合时形成圆锥销的半圆锥销(3),圆锥销的轴线与折叠体的铰装转动轴线垂直,半圆锥销(3)上还开设有闭合时形成同轴圆孔的半圆孔;折叠主体(1)上的圆孔或者圆锥销轴心线上设有导杆(4),导杆(4)与圆孔吻合,且导杆(4)上还设有沿导杆(4)滑动并与圆锥销配合的锥套(5),锥套(5)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向圆锥销方向压紧;折叠主体(1)上还安设有使锥套(5)脱离圆锥销的离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为压缩弹簧(6),套装在导杆(4)上的压缩弹簧(6)压装在锥套(5)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机构包括操纵杆(7),操纵杆(7)的杆部铰装于折叠主体(1)上,操纵杆(7)的一端与锥套(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式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杆(7)的另一端在重叠闭合时隐藏在折叠主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套(5)的外侧、对应于闭合时半圆锥销(4)的方位处,设有与锥套锥度方向相反的向外张开的斜翼(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套(5)的侧旁,设有与锥套联动、且锥度与锥套方向相反的斜翼(8);折叠副体(2)上设有在重叠闭合时挤压斜翼(8)的压杆(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折叠车把,其特征在于:半圆锥销(3)与锥套(5)的配合锥度在2~15度之间;导杆(4)的直径在3.0~8.0mm之间;压缩弹簧(6)由直径在1.5~2.5mm之间的弹簧钢料绕制而成,弹簧压力在1.5~5.0kg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戈平;廖新军;刘宁,未经陈戈平;廖新军;刘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91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