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摩托车从动链轮的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751.0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体东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B60B2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尔军 |
地址: | 64215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摩托车 从动 链轮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从动链轮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轮由从动链轮带动,目前从动链轮的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动链轮安装在一个固定的支承座上,然后支承座又带动后轮转动。第二种是从动链轮直接安装在后毂的缓冲胶上,用一个挡圈固定。第二种安装方法是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如五羊125、嘉陵125、珠江125(CG款)都用这种安装方法。用挡圈固定从动链轮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在后毂的缓冲胶磨损后,从动链轮会摩擦并撞击挡圈,挡圈再撞击后毂,造成后毂磨损(由于后毂为铝制的,比较容易磨损)。对于后毂轻微磨损的,在维修时可加垫片来解决,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时间一长,问题反而更加严重。对于后毂磨损严重的,不得不更换后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后毂造成磨损的固定摩托车从动链轮的夹具,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担挡圈。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定摩托车从动链轮的夹具,包括两块夹具本体,在夹具本体内圆孔一端向内伸出一凸沿,凸沿的厚度与摩托车后毂挡圈槽的宽度相适应,夹具本体向外伸出两耳,在耳上有安装孔。
所述的凸沿开有缺口,将凸沿分为两段。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在使时,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摩托车从动链轮的夹具的凸沿卡入摩托车后毂挡圈槽内,用两个螺栓将本实用新型的两夹具本体紧紧地安装在摩托车后毂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本体紧紧地安装在摩托车后毂上,夹具凸沿厚度与摩托车后毂挡圈槽的宽度相适应,在使用过程中,夹具与摩托车后毂不会发生松动,当后毂的缓冲胶磨损后,从动链轮较大幅度地撞击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也不会对后毂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材(可用45号钢)在车床上加工而成,由两件组成,用两个螺栓锁紧固定在摩托车后毂上,能够长久地保护摩托车后毂不受到磨损。更为重要的是,就市场上后毂已经轻、中度磨损的摩托车,安装上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后毂照常可以使用,不用更换新的后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摩托车传动大齿轮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摩托车传动大齿轮的夹具的A-A剖视图;
图中,1-夹具本体 2-凸沿 3-缺口 4-耳 5-安装孔 6-夹具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用于固定摩托车从动链轮的夹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定摩托车从动链轮的夹具,包括两块夹具本体1、6,在夹具本体内圆孔一端向内伸出一凸沿2,凸沿2的厚度与摩托车后毂挡圈槽的宽度相适应,夹具本体1、6向外伸出两耳4,在耳4上有安装孔5。
在所述的凸沿2开有缺口3,将凸沿2分为两段。
对于五羊125、嘉陵125、珠江125(CG款)等摩托车,夹具本体内圆孔直径为58毫米,凸沿直径为54毫米,凸沿厚度为2毫米。其加工方法为:取规格为80×80×9毫米的45号钢板,在车床上车出直径为54毫米的通孔,再车直径为58毫米的阶台,孔深为7毫米,使凸沿厚度为2毫米,然后在铣床上加工出四边尺寸,再从中间分断,即为两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体东,未经黄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