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脱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557.2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云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国峰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振刚 |
地址: | 61009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脱硫装置,属废气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旋风除尘器,难以清除5μm以下的粉尘粒子,文丘里管湿式洗涤器难以清除2μm以下的粉尘粒子;湿式电气除尘效率虽高,设备的制造成本,维护费用都比较高,CLT湿式脱硫除尘风机的脱硫效果较好,但也难以清除亚微米级以下的飘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除尘器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种多重洗涤的除尘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解决的方案是:一种除尘脱硫装置,包括环形喷淋器、灰水槽、洗涤叶轮、电机、分离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洗涤叶轮上安装有叶片,叶片上开有的小孔是圆形孔或条形孔中的任意一种。
尘气由进风口进入分离器的下部后产生旋绕,并与环形喷淋器喷出的雨淋发生混合和冲击,将尘气中的粗颗粒和水雾旋至分离器的壳体内壁上形成灰水膜,对尘气进行初次除尘,初洗后的尘气受来流体的挤压,加速旋转进入叶轮进气管内,与进气管中多维溅水器溅出的水雾发生掺混,碰撞混合后螺旋而上,受螺旋气流的影响,部分水雾被甩在进气管壁上,在气流作用下流向洗涤叶轮形成对尘气的第二次洗涤,该洗涤叶轮上安装有带多个小孔的叶片,由于叶片正压面和负压面间气压的影响和叶片旋转力的共同作用下,灰水液从孔喷射而出,被下个叶片正压面捕捉和沉积,在高速旋转的叶轮流道中,形成无数次的激烈碰撞,掺混摩擦,吸收,沉积和溶解,实现多重洗涤的效果。在叶片上开有多个小孔,小孔是圆形孔或条形孔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成本低,由于实现多重洗涤,除尘脱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 2、灰水槽排水管; 3、环形喷淋器;
4、灰水槽; 5、叶轮进气管; 6、洗涤叶轮;
7、电机; 8、分离器上盖; 9、分离器;
10、基脚; 11、灰水排放管; 12、旋风筒;
13、洗涤液进水管;14、喷嘴; 15、多维溅水器;
16、排风管; 17、扩压叶片; 18、集流器;
19、叶片; 20、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叶轮进气管5的下部分管体插入分离器9的中央孔中,在进气管5内安装有叶轮洗涤喷嘴14,通过叶轮进气管壁与环形喷淋器3相通,其对置安装有多维溅水器15,叶轮进气管5的上端口装有法兰,法兰与叶轮前盘有一定间隙,确保了旋转叶轮动态时不与法兰产生摩擦,电机7安装在旋风筒12的顶部分离器上盖8上,集流器18安装在旋风筒12的下部,集流器18上端与灰水槽4的内环圈共体连结,下端盖内圆孔与下旋风分离器9的上顶盖共体连结,其中央孔与叶轮进气管5相连,灰水槽底部的集流器18内装扩压叶片17,集流器18壳体与排风管16相通,灰水槽4底部设有灰水排放管2与分离器9连通,整个装置安装在基脚10上。
图2是叶片19的结构示意图,在叶片19上开有多个圆孔20,也可开成条形孔,叶片19安装在洗涤叶轮6上,由于叶片19的正压面和负压面间的空气喷射,在近似回旋环形方向形成多层液雾带,保障了对尘气的多次有效洗涤,并在回旋重力加速度下依次沉积于叶片19的下部,发生超重力的吸收、溶解、沉溺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国峰,未经云国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户外野餐冰箱
- 下一篇: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