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动洗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8259.3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海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松涛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洗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车装置,特别是一种轻便、便于室外清洗车辆的流动洗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增多,车辆自身干净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以及车主的心情,目前虽然洗车场众多但都因为是固定场所,车主往往需要将车辆开到洗车场进行清洗,延长了车辆在路上的时间,造成道路的拥挤,在节假日时洗车的又因待洗车辆较多,洗车位有限,不得不排队等候,这样大大浪费车主的时间;车主自己在家清洗车辆又因洗车设备欠缺而不能很好地解决清洗车辆的问题;传统高压洗车还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流动性强的流动洗车装置。
为能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动洗车装置,由包括桶体及喷水刷头、喷水头构成,带中空刷杆的喷水刷头、喷水头分别与桶体连接,还设有回收废水的可收缩废水回收装置,在喷水刷头和喷水头与桶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有增压装置,桶体中部设有一体的隔板,将桶体分隔成清水室和废水回收室的两个空腔,废水回收室上部设有可拆卸的滤水层。
所述的废水回收装置是由至少四个以上的收缩性凹槽或者是一个四边卷起的废水回收软垫构成,凹槽两端设有拉手,凹槽或者卷起的四边的软垫便于废水的聚积。
所述的滤水层由木炭层、海绵层、帆布层层叠构成,以木炭层为中心,海绵层和帆布层间隔层叠在木炭层两侧。
所述的增压装置是目前常规用到的脚踩式增压装置或手推(压)式增压装置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其它增加水压的装置。
使用时将多块收缩性凹槽拉开放置于汽车下或者将车辆开到废水回收软垫上,开始进行清洗,第一次清洗的废水收集在废水回收装置中,利用喷水车刷和喷水头进行刷洗或冲洗,待车辆清洗完毕后可将废水回收装置中的废水倒入废水回收筒中过滤进行再次利用,清洗完毕将废水回收装置收拢。同时可以将该装置放置于手推车、三轮车、汽车等运输工具上便于携带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在水源充足的场合能够自行进行清洗车辆,在水源不充足的场合又能够利用废水进行二次冲洗,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因该装置便于携带,增强了流动性,有利于从事洗车行业的人员上门服务,解决车主长时间等待洗车和开车寻找洗车场等问题,同时促进、解决下岗就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废水回收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废水回收软垫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滤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桶体;1.1-清水室;1.2-废水回收室;1.3-阀门;2-滤水层;2.1-木炭层;2.2-海绵层;2.3-帆布层;3-废水回收装置;3.1-拉手;4-喷水刷头;5-喷水头;6-废水回收软垫;6.1-护垫;6.2-桥架;7-增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流动洗车装置,由包括桶体1及喷水刷头4、喷水头5构成,带中空刷杆的喷水刷头4、喷水头5分别与桶体1上的阀门1.3连接,还设有回收废水的可收缩废水回收装置3,在喷水刷头4和喷水头5与桶体1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有增压装置7,桶体1中部设有一体的隔板,将桶体1分隔成清水室1.1和废水回收室1.2的两个空腔,废水回收室1.2上部设有可拆卸的滤水层2。
如图1、2所示,废水回收装置3是由至少四个以上的收缩性凹槽或者是是一个四边卷起的废水回收软垫6构成。凹槽两端设有拉手3.1,废水回收软垫6内底面上设有两条平行的增强软垫6强度的护垫6.1,同时为了方便车行驶入软垫6内,在软垫6一端设有桥架6.2。
如图3所示,滤水层2由木炭层2.1、海绵层2.2、帆布层2.3层叠构成,以木炭层2.1为中心,海绵层2.2和帆布层2.3间隔层叠于木炭层2.1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海,未经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8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鼠标电话
- 下一篇:水罐车放水阀门防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