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机合一可植入式轴流血泵流道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20077870.4 申请日: 2007-12-29
公开(公告)号: CN201150675Y 公开(公告)日: 2008-11-19
发明(设计)人: 刘中民;范慧敏;周连第;金如麟;谭茀娃;陈应生;董隆予;叶亮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主分类号: A61M1/12 分类号: A61M1/12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120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合一 植入 轴流 血泵流道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室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出院病人最常见的诊断,也是医疗费用最高的疾病,国际上已将心衰作为本世纪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供体的缺乏,大约30%准备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供心过程中死于心衰的治疗有新的途经,从1981年开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起动RFDs计划(a Request For Proposals)发展“用于长期心脏支持的可植入式能使病人自由移动,电动能源的心室辅助装置”。到目前为止共投入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发。2006年欧洲心衰指南已将心室辅助装置作为心衰治疗的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已经有数种产品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心脏移植的过渡,心功能的恢复甚至永久性替代治疗,但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使得心室辅助装置的国产化研制迫在眉睫,泵机合一可植入式轴流血泵则是心室辅助装置的关键核心部件。由于这种心室辅助装置要植入体内,对其主要部件的泵机合一微型轴流血泵的重量和尺寸限制苛刻,而且还要保证达到一定血流量。而影响微型轴流血泵重量、尺寸,以及影响血流量的重要部件是该微型轴流血泵的血流流道的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泵机合一可植入式微型轴流血泵的、新的血液流道结构设计,它既能减小轴流血泵的体积和重量,又能增加流道面积,增大血流量。

一般心室辅助装置的泵系统,如DeBakey VAD,Berlin Heart Incor I和国产VZ-II A型,其电机磁钢转子和血泵转子同时置于血泵流道中,这样在血液流道中多了转子磁钢,减小了流道面积,影响了血流量,而且电机定子和转子间的气隙也增大,所需的功率也增大。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微型轴流血泵的血液流道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主流道和支流道。其中,转子圆柱磁钢5设置于电机的定子线圈3的内侧中间,并有一定间隙,形成支流道6和7;浆轴一体化转子9由前置串列小转子8和后置串列大转子10连接成一体组成,浆轴一体化转子9穿过转子圆柱磁钢5中心内孔,在前置串列小转子8处与转子圆环磁钢5固定一体,使浆轴一体转子9与转子圆柱磁钢内壁之间形成主流道11和12。

本实用新型中,相应于主流道的尺寸,转子圆柱磁钢5的内孔直径为10mm-11mm;相应于流道的尺寸,定子线圈3的内壁与转子圆柱磁钢5外圆间的间隙为0.2mm-0.25mm。

本实用新型中,血流由置于电机转子圆柱磁钢5内孔中的微型血泵的浆轴一体转子9驱动,这样主流道11、12内只有血泵转子,没有电机磁钢转子,流道内阻碍物小,流道面积大,可保证大血流通过,而且无刷电机的定子线圈3和转子圆柱磁钢5间的间隙形成支流道6、7,无任何阻碍妨碍血流流通,且由于间隙很小,从而显著减小了无刷直流电机本机和微型血泵的体积和重量,适合于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植入式泵机合一微型轴流血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外壳,2为定子铁芯,3为定子线圈,4为电机(线圈)支架,5为转子圆柱磁钢,6、7为支流道,8为前置串列小转,9为浆轴一体化转子,10为后置串列大转子,11、12为主流道,13为右旋出口定子,14为陶瓷轴承,15为右旋入口定子,16为血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泵机合一可植入式轴流血泵由无刷电机和血泵两大部分组成。无刷电机由固定在外壳1和电机支架4上的定子铁芯2、定子线圈3和转子圆柱磁钢5组成。血泵由浆轴一体化转子9和陶瓷轴承14组成,转子圆柱磁钢5与转子9上的前置串列小转子8固定连成一体,陶瓷轴承套14通过镶嵌在右旋出口定子13和右旋入口定子15与电机支架4连成一体,成为泵机合一轴流血泵。当电机的定子线圈通电后,在定子线圈3的内圆与转子圆柱磁钢5外圆之间的气隙中产生旋转磁场,带动转子圆柱磁钢5旋转,从而驱动与磁钢5连成一体的血泵浆轴一体化转子9转动,血液便可从泵体的进口吸入,从出口流出,由于血泵的转子9是由前置串列小转子8和后置串列大转子10组成,血流进入泵体内首先遭受前置串列小转子的驱动,血流进入泵体内以流畅的分叉从主、支流道流过,然后汇成一股从泵体出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主流道尺寸(转子圆柱磁钢5的内孔直径)为10mm,支流道(定子线圈3内壁与转子圆柱磁钢5的外圆之间的间隙)为0.2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