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条除水风刀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7551.3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5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晶晶;陆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F2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17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风刀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机的辅助装置,具体是指对塑料挤出机挤出的条料去除水分的一种料条除水风刀机构。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生产中,料条从挤出机挤出后带有高温,需通过冷却水槽进行降温,降温后要对料条除水,否则成品粒子的水分含量易超标,目前除水风刀是生产中除水设备之一。
现有的除水风刀设备(如图4所示),主要部件包括底座1、鼓风机2、带风口的风筒3、设有隔片的两个导轮7、支架10等,除水风刀设计为两个带隔片的导条轮,风口位于两导轮中间位置,当料条通过两个导轮之间的架设空间时,会受到来自于风筒风口吹来的气流而脱去表面水分。
现有风刀缺点如下:
1、由于导轮为实心结构,所以必须设置两个导轮才能使中间的风口吹出的风吹到料条上,结构比较繁琐;
2、生产中料条受到切粒机牵引力作用不断朝切粒机方向运送,料条经过风刀时会带动导轮转动,由于现有隔片直径只略大于导轮直径,料条易从导轮上振动到导轮两边缘端隔片外的转轴6上,并可能缠绕在转轴6上,由于料条一直受到切粒机牵引力的作用,缠绕的料条会将风刀装置带倒,产生大量废料。
3、现有隔片9直径只略大于导轮7直径,在大束料条通过时易粘结在一起,不容易被隔片分开。这样不仅易产生连粒,而且大束料条进切粒机时,因难以切割而打坏切粒机动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设计一种结构用更为简单、使用更为可靠的料条除水风刀机构,以克服原有技术上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这种料条除水风刀机构,包括底座1、鼓风机2、设有风口的风筒3、设有隔片的导轮及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筒3的风口上部仅设有一个轮体上配有隔片9、且由导条8组成的空心导轮7′。
所说的空心导轮7′由多根导条8,两块圆形侧板11,转轴6固接组成。
所述的隔片均为空心圆环片,分为大隔片、中隔片、小隔片三种,且内直径均与空心导轮7′直径相匹配。
所述的大隔片位于空心导轮7′两端,其直径为空心导轮7′直径的1-3倍。
所述的中隔片位于空心导轮7′中间位置,其直径为空心导轮7′直径的1-2倍。
所述的小隔片位于空心轮上大隔片和中隔片、中隔片和中隔片之间位置,其直径为空心导轮7′直径的1-1.5倍。
所述的架条为平直光滑的金属棒或硬质塑料棒等。
所述的侧板为实心金属板或硬质塑料板等。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料条除水风刀机构,与现有的同功能装置相比较,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有效的避免了因料条卡住、缠绕风刀,保护了切粒机动刀,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隔片主视图;
图3为空心导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原风刀正视图。
图中:1-底座 2-鼓风机 3-风筒 4-风口 5-焊点 6-转轴7-导轮7′-空心导轮 8-导条9-隔片 10-支架 11-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这种料条除水风刀机构,它是对现有同功能除水风装置的一种改进,其主要改进之处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在将原实心导轮改为由空心导条组成的空心导轮7′;
其二,将原来风筒上的两个导轮改为一个导轮;
其三,将原来直径统一的隔片改成三组直径不一致的隔片。
其具体结构如下:
这种料条除水风刀机构,包括底座1、鼓风机2、设有风口的风筒3、设有隔片的导轮及支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筒3的风口上部仅设有一个轮体上配有隔片9、且由导条8组成的空心导轮7′。这种结构既可使自风口出来的风直接吹到经过导轮上的带水加工料条,并且通过减少一个导轮使整体结构更为简单适用。
所说的空心导轮7′架由多根导条8,两块圆形侧板11,转轴6固接组成。
所述的隔片均为空心圆环片,分为大隔片、中隔片、小隔片三种,且内直径均与空心导轮7′直径相匹配,其区别只在于外直径不同。
所述的大隔片位于空心导轮7′两端,其直径为空心导轮7′直径的1-3倍;其作用是挡住料条,不会因振动而缠绕到转轴上。
所述的中隔片位于空心导轮7′中间位置,其直径为空心导轮直径的1-2倍,其主要作用是隔开大束料条,避免多根料条粘结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防粘结构的加料斗及其蜜饯灌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对立柱限位防滑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