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装阀控制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7530.1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才富;金丹;朱剑根;沈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装阀 控制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插装阀控制盖板。
背景技术
调压用的插装阀控制盖板通常由调压装置和插装阀阀体相结合,调压装置的结构、阀体内部油路的布置及密封,直接影响阀的性能和加工成本。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盖板与插装阀相同的油路结构复杂,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质量难于控制,而且盖板中的控制阀结构简单,控制方式单一。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的CN200943612Y,名称为液压插装阀集成控制盖板的专利,它是由插装阀阀体内设置插式阀和直牙螺堵与工艺孔液压油路组成,外控制液压油路和控制液压油路连接在工艺孔液压油路上,插式阀上连接插式阀回油液压油路,插式阀内设置调节杆和调节弹簧与插式阀锥体,插式阀一端连接工艺孔液压油路,插式阀回油液压油路和外控制液压油路上设置密封圈,采用螺纹连接的插式阀作调压先导,液压油口密封处设置12度至15度的斜角槽,斜角槽内装置耐高温高压密封圈。但是其控制液压油路,制作形状复杂,而且盖板中的插式阀结构简单,控制方式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插装阀控制盖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插装阀控制盖板,包括一内部铸有流道的插装阀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一段设置有螺堵腔,另一端设置有一阀腔,螺堵腔内设置有螺堵,阀腔内设置有直动式溢流阀,螺堵腔与阀腔之间通过工艺孔液压流道相通,螺堵腔连接有一外控制液压流道,阀腔连接有一回油液压流道,工艺孔液压流道中部设有一控制液压流道,其特征在于,在螺堵腔近端工艺孔液压流道处设置有一节流器,所述控制液压流道末端设有一节流器。
所述螺堵与螺堵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直动式溢流阀与阀腔之间设有带有挡圈的密封圈。
所述直动式溢流阀设置有一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为带有保护罩的调节螺栓。
所述调节装置为调节手柄。
所述调节装置为带有钥匙和锁的调节手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直动式溢流阀和插装阀阀体相结合,其控制方式灵活,液压油口采用锥面密封,加强其使用寿命,同时对于乳化液等低粘度的工作介质也适宜。采用锥阀式结构,有良好的密封性,使内部泄漏非常小,没有卡死现象,更经久耐用,而配置了节流器,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实现控制阀的高速转换,阀体性能更可靠。同时阀体内部通过铸造办法,简化其结构,有利于提高整体质量和降低成本,同样也便于装卸与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装阀控制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装阀控制盖板的直动式溢流阀调节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装阀控制盖板的直动式溢流阀带有钥匙和锁的调节手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恒温医用输液保暖手套
- 下一篇: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广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