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流风机悬挂系统锚固件及应用该锚固件的悬挂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7419.2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庆;陈新;徐长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F04D29/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12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风机 悬挂 系统 锚固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隧道内部悬挂射流风机的锚固件,以及使用该锚固件的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盾构法隧道内部的通风问题通常由射流风机解决,射流风机悬挂系统的结构对射流风机的准确安装和正常工作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射流风机的悬挂及安装一般都是由施工单位根据具体技术环境,制定满足该特定技术环境的技术方案,如在管片内开孔,在管片中的钢筋上延伸连接件等方案,进行个案化的处理。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隧道的直径、长度都比原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应用于隧道内部的射流风机的直径、功率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现有的射流风机悬挂方案在提供大直径、大功率射流风机的悬挂安装时,存在不少缺陷及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
1.安装过程中可能对管片内钢筋造成损伤,影响隧道主体结构受力。
2.靠土建施工人员现场焊接难以保证焊接质量及安装精度,会影响通风效果。
3.忽略了风机与隧道管片间的减震要求,影响到风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隧道工程的发展需要有一种通用的射流风机悬挂系统,既能满足风机的快速、精确安装,又能确保其在长期疲劳、震动的工作状态下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利的应用于射流风机悬挂系统的锚固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流风机悬挂系统锚固件,包括: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平行、间隔设置,并通过一空心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上对应所述空心连接管处开设有通孔并与所述空心连接管贯穿,所述第二基板上对应所述空心连接管处开设有螺纹孔并与所述空心连接管贯穿,所述螺纹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空心连接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基板在背对所述空心连接管的一侧上还固接一具有容屑空间的容屑盒,所述容屑空间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空心连接管贯通。
较佳地,所述第二基板为一固接有螺母的钢板,所述钢板在对应所述螺母处开设有孔径大于所述螺母内径的通孔。所述钢板为一加厚垫圈。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在固接所述空心连接管的一侧为焊接面,以至少焊接二锚筋,所述二锚筋分设在所述空心连接管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抗震强度好的应用上述锚固件的射流风机悬挂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该锚固件的悬挂系统,包括:所述锚固件及悬挂件;所述锚固件预埋在混凝土管片中,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通孔外露;所述悬挂件包括一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对接板,所述对接板在背对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固定设置有二悬挂板;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通孔贯穿的穿孔,所述二悬挂板分设在所述穿孔两侧,所述二悬挂板上水平开设有用于穿设销轴的销孔;所述锚固件与所述悬挂件通过一依次贯穿所述穿孔、所述通孔、所述空心连接管,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二悬挂板为一两端开放的空心圆管。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对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减震片。
本实用新型的锚固件及应用该锚固件的射流风机悬挂系统,由于采用了锚固件与悬挂件的组合形式,加工简单且安装便捷,加快了射流风机的安装速度,提高了射流风机安装的可靠度和精度,减少了射流风机工作时的震动,延长了射流风机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锚固件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系统中悬挂件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系统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锚固件1包括一钢板11、一特厚垫圈12。钢板11与特厚垫圈12平行且间隔地设置。
钢板11上开设有一通孔111。
钢板11与特厚垫圈12在相向面之间通过一厚壁的空心钢管13焊接为一体。空心钢管13与钢板11、特厚垫圈12均保持垂直。空心钢管13的位置对应于钢板11上的通孔111,以使通孔111与空心钢管13贯穿。
特厚垫圈12的厚度应满足承受足够负荷的要求,并在对应空心钢管13处开设有一通孔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传动皮带
- 下一篇:一种锁芯可以空转的防盗叶片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