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DMA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7417.3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5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珏香;何代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dma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增加辐射体面积提升天线效率的CDMA天线。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整合各类应用,在有限空间内设计整合众多功能模块以及多个天线正面临很大的挑战。手机的轻、薄、短、小是今后的趋势,手机天线内置也成为天线设计的大势所趋。
传统的CDMA PIFA天线如图1所示,由平面部分的辐射体10、安装在辐射体10底面的接地端12和馈入端13,在辐射体10的平面上设有多个热熔孔11。其中接地端12和馈入端13均向外弯折一定角度,确保手机在受到震动时PCB板和天线之间依旧保持接触。通过热熔孔11可以有效控制接地端12和馈入端13在PCB板上的接点位置。
但是由于内置天线相对来说收发性能较弱,因此将内置天线的收发面积做大后占用了较多的PCB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CDMA天线,巧妙利用了天线与PCB板的安装空间,在不增加手机体积的情况下增强了天线的收发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DMA天线,包括辐射体,其中,在该辐射体的一侧的侧面边缘增加与该辐射体的平面形成一个角度的第一辐射部分,在该辐射体的另一侧增加与该辐射体处于同一平面的第二辐射部分。
上述的CDMA天线,其中,该天线还包括接地端和馈入端,均向外弯折一个角度。
上述的CDMA天线,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视该CDMA天线在电路板上安装的剩余空间而定。
上述的CDMA天线,其中,该第二辐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视该CDMA天线在电路板上安装的剩余空间而定。
上述的CDMA天线,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分和该第二辐射部分与该辐射体是一体成型的。
上述的CDMA天线,其中,在该辐射体的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热熔孔。
上述的CDMA天线,其中,该第二辐射部分的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热熔孔。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天线与PCB板之间的安装空隙,增加天线的辐射体面积以增强天线收发性能。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廉、在不增加手机体积的前提下增强了天线的收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CDMA天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CDMA天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CDMA天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CDMA天线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CDMA天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通常在天线和PCB板的安装处留有一定的空隙,例如一般在天线下方存在一定的高度空间。本实用新型利用这种高度空间设计出立体结构的天线。图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CDMA天线的结构图。CDMA天线由辐射体20构成,在辐射体20的底部设有接地端22和馈入端23,接地端22和馈入端23均向外弯折一定的角度,以确保手机在受到震动时PCB板和天线之间依旧保持接触。在辐射体20的平面部分设有热熔孔26,通过热熔孔26可以有效控制接地端22和馈入端23在PCB板上的接点位置。
在辐射体20一侧的侧面边缘增加第一辐射部分24(即图中所示的B部分),第一辐射部分24与辐射体20的平面(即图中所示的A部分)形成一个角度。在辐射体20另一侧增加第二辐射部分25(即图中所示的C部分),第二辐射部分25与辐射体20的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较佳地,第一辐射部分24、第二辐射部分25和辐射体20是一体成型的。
第一辐射部分24的形状、大小,第二辐射部分25的形状、大小均视CDMA天线在PCB上安装时留出的剩余空间大小而定。例如,第二辐射部分25的下方有高度为2mm的组件覆盖,则可以将第二辐射部分25距离PCB板的高度设成5mm。第一辐射部分24和第二辐射部分25使用与辐射体20一样的材质,实质上相当于扩大了辐射体20的面积,从而提升了天线的收发效率。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模块间电能和信号传输的非排线连接装置
- 下一篇:可移动植草箱及植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