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触头磨损量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7330.6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0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芝;周庆强;李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1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断路器 磨损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高压开关柜内真空断路器触头磨损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磨损到一定的尺寸后必须及时更换,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现有的测量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磨损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目测法,即通过操作人员肉眼观测断路器的触头来衡量触头的磨损程度。这种方法完全凭借操作人员的经验,主观成份大,可靠性差,极易产生过早更换或过期更换断路器触头的情况,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或引发安全问题。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机械尺进行人工测量。采用这种方法,为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将被测高压开关柜同与之相连的高压系统部分断开才能进行,这样往往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停电,因而存在着操作不方便、检测不及时、检测结果不直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准确地检测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磨损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断路器触头磨损量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和动导电杆,动导电杆的一端穿过真空灭弧室的盖板与动触头相连,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反射装置、入射光源、反射光接收装置、单片机、按键输入单元及显示单元,反射装置设置在动导电杆的另一端,反射装置靠在动导电杆上并绕一枢轴转动,入射光源和反射光接收装置相对于反射板的反射面设置,入射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在反射装置的枢轴转动点上,单片机分别与反射光接收装置、按键输入单元及显示单元相连,其中:反射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入射光源发出并被所述反射装置反射后的光束;单片机,用于接收反射光接收装置发送的信号,计算动触头的磨损量并将计算结果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反射装置为一反射板,入射光源为激光源,反射光接收装置为光电检测器;激光源与单片机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反射装置为一反射板,入射光源为激光源,反射光接收装置由多个光电检测器和光电检测器板组成,多个光电检测器设置在光电检测器板上,竖直排成一列;激光源与单片机相连。
在上述真空断路器触头磨损量检测装置中,还包括一支架,支架垂直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盖板上,反射板的一端通过枢轴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斜靠在动导电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高压开关柜外的安全区域检测反射光束的位移变化量,通过单片机自动计算动触头的磨损量,并将显示结果直接显示在显示单元,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测量结果显示直观、测量准确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断路器触头磨损量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真空断路器触头磨损量检测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真空断路器触头磨损量的方法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板及导电杆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光接收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真空断路器的主要结构,包括动支架11、静支架12、绝缘杆13、真空灭弧室14、动导电杆15、动触头及静触头等,其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位于真空灭弧室14内,动导电杆的15一端穿过真空灭弧室的盖板与真空灭弧室内的动触头相连。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真空断路器结构与实际的真空断路器相互倒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许可管理系统
- 下一篇:扭矩检测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装置的电动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