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中点螺旋角为25°的圆弧锥齿轮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7199.3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7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汪锋;张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14 | 分类号: | F16H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装载 驱动 传动 中点 螺旋 25 圆弧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中点螺旋角为25°的圆弧锥齿轮副,用于轮式装载机和载重汽车等驱动桥总成,专门用于驱动桥主传动减速增矩,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属于驱动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式装载机是一种铲料装运的工程类作业机械,广泛用于城市、交通、水利等基础建设中,被称为“多功能机械”,圆弧锥齿轮副位于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中,由大锥齿轮和小锥齿轮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用来降低传动系的转速同时增大传动系的扭矩,及改变扭矩的传递方向,以便把动力合理地传递给行走机构,按照操纵者的意愿执行行驶运动。如图1所示,为原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圆弧锥齿轮副中点螺旋角示意图,圆弧锥齿轮副由主动齿轮1、被动齿轮2组成。在实际使用中两齿轮中点螺旋角β一般为15°或35°,15°的螺旋角齿面的重叠系数小,轮齿之间的冲击较大,容易出现传动不平稳、噪声大、齿面点蚀等故障;35°的螺旋角,其轴向力大,轴承受力大易损坏,齿厚较薄,易出现崩齿等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齿轮的重合度、齿厚、轴向作用力等综合方面更趋于合理的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中点螺旋角为25°的圆弧锥齿轮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中点螺旋角为25°的圆弧锥齿轮副,包括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两螺旋锥齿轮的轴线垂直相交,其特征在于,螺旋锥齿轮的中点螺旋角β为25°
由于中点螺旋角度会对圆弧锥齿轮的重合度、齿厚,轴向力等方面产生影响,如选择15°中点螺旋角,齿较厚,轴向力较小,但重合度偏低,易出现齿面传动平稳度差、噪声大;如选择35°中点螺旋角,重合度高,传动较平稳、噪声小,但齿较薄,轴向力较大,易出现崩齿和损坏轴承。所以我们经过综合验算和长期使用过程的总结,确定了中点螺旋角度为2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传动较平稳、噪声小、轴向力较小、齿面和齿根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原轮式装载机驱动桥的圆弧锥齿轮副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式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中点螺旋角为25°的圆弧锥齿轮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发明内容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为装载机驱动桥主传动螺旋锥齿轮副的中点螺旋角,螺旋锥齿轮副是由主动螺旋锥齿轮1和从动螺旋锥齿轮2组成,是传动系统中的主要传动部分,有减速增扭改变动力传递方向的作用,中点螺旋角是节锥表面的展开图上定义的,如图1中点螺旋角就是该点处的切线T与该点与节锥顶点的连线OL之间的夹角β,螺旋锥齿轮副中的两个锥齿轮的螺旋角大小相同旋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确定螺旋角的大小为25°,由相应的刀具加工实现。装配时两锥齿轮的轴线垂直相交。
本实用新型螺旋锥齿轮副结构除用于装载机驱动桥外,还可适用于其它工程机械、建筑机械、载重车辆等相类似的地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