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6917.5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9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勇;但伟军;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4 | 分类号: | B65B1/04;B65D88/54;B65G6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7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储存塑料粒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改性塑料加工的储料装包环节中,挤出切粒后的成品塑料粒子先通过上料器输送到储料装置中,再通过储料装置放料装包。目前,由于生产线较繁忙,开机后常出现因装包速度小于储料罐进料速度,从而导致储料装置中的料粒漫出的现象,此时再动用大量人工卸掉储料装置中多余的料粒,不仅造成了部分废品,也浪费时间,增加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储料装置,使得多余的料粒能自动卸掉,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罐体、罐体支撑架、放料器及过磁装置、上料器和待储存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一端与待储存容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储料罐体相连接。
上述卸料管为钝角弯管,可由一节或一节以上管道组成。
上述卸料管的一端设置在待储存容器的上方,另一端穿过储料罐体的底部设置在储料罐体的内部。
上述设置在储料罐体内部的卸料管的端部设有一个装料漏斗。
上述上料器的管径小于卸料管的管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一卸料管,储料装置会自动卸掉多余的料粒,解决了工人来不及处理导致料粒漫出储料装置的问题,避免了料粒浪费,减轻了工作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储料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储料罐体;2.罐体支撑架;3.放料器及过磁装置;4.上料器;5.待储存容器;6.卸料管;7.装料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料装置,包括储料罐体1、罐体支撑架2、放料器及过磁装置3、上料器4、待储存容器5和卸料管6,卸料管6的一端与待储存容器5相连接,另一端与储料罐体1相连接。
所述卸料管6为钝角弯管,其一端设置在待储存容器5上方,另一端穿过储料罐体1的底部设置在储料罐体的内部,设置在储料罐体内部的卸料管6的端部设有一个装料漏斗7。
所述上料器4的上料管径小于卸料管6的管径。
当成品的料粒被输送到待储存容器5中,通过上料器4将料粒输送到储料罐体1中,然后再通过放料器及过磁装置3装到包中。其中如果上料器4不停的工作,而操作人员没有及时的装包,储料罐体1中的料粒达到极限时,储料罐体1中的料粒会自动从卸料管6卸到待储存容器5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