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放射性双膜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6640.6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9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程树群;郭卫星;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楠 |
主分类号: | A61L31/14 | 分类号: | A61L31/14;A61L31/10;A61L31/02;A61F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放射性 niti 合金 血管 支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范畴,涉及一种植入人体血管的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其内外壁各被覆一层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膜,且外膜附有放射性同位素。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医用金属血管内支架,多用于治疗冠状血管及外周血管狭窄等良性疾病,但临床医疗工作中,常有实体肿瘤压迫侵犯重要血管或直接长入血管形成癌栓的情况,放置常规血管内支架固然可以扩张支撑血管,但无法控制肿瘤生长。对于已经侵入重要血管的肿瘤,即使使用覆膜的血管内支架,也仅能对肿瘤起压迫屏蔽作用。目前已知的膜材料组织相容性不佳,易形成血栓。已知的放射性血管内支架,多通过放射性离子注入、反应堆活化、或与高聚物溶液混合后直接涂覆等方式获得,前两种方式成本高利用率低,后一种方式放射剂量不易控制。鉴于上述现有的血管内支架仍存在诸多缺陷,本设计人结合临床工作实际需要,研发出本实用新型--放射性双膜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使其更切合实际使用要求,更具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金属血管内支架多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易形成血栓等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有双膜的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该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在其植入人体血管后,由于新型成膜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弹性,不易形成血栓,能够有效的扩张支撑血管,保证血流的通畅,而且外层同位素膜能对围血管区域肿瘤组织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如内膜涂覆化疗药物抗肿瘤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放射性双膜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包括: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内、外各被覆一层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膜,且外膜附有放射性同位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用支架为自膨胀式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是由厚0.1-0.3mm的NiTi合金板制成的管状网式结构支架,分多个规格,管直径为0.2-2cm,长度2-3cm。用于肝脏门静脉支撑时可选取大规格支架其膨胀后管径达2cm。
所述支架内壁覆一层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膜,该膜内表面可以涂覆或不涂覆抗肿瘤药物。
所述支架外壁覆一层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放射性同位素膜。
上述放射性同位素膜可通过两种方法制得:在制膜时按围血管区域所需照射量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剂量加入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膜中;或在外膜成膜后将溶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溶剂直接涂布于膜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应用新型成膜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弹性,不易形成血栓,能够有效的扩张支撑血管,保证血流的通畅,外膜为同位素膜能对围血管区域肿瘤组织的生长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如选择药物性内膜则抗肿瘤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更切合医学临床治疗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在材料、结构及制造技术等方面确属创新,较之目前使用的产品结构和功能方面又较大改进和完善,且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2.内膜--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膜-普通膜或药物膜,3.外膜--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放射性同位素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放射性双膜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放置于狭窄段血管内时,自膨胀式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1会自动扩张,将狭窄或梗阻段撑开,恢复血管的通畅性,改善组织的血液灌注。如放置支架于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的门静脉内时,选取大规格支架其自膨胀后管径可达2cm,充分起到支撑作用,支架内膜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膜2,组织相容性好,可有效的防治血栓形成,支架外膜脂肪族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放射性同位素膜3可局部放疗杀死血管周围区域及血管内的癌细胞,避免癌栓再次形成。
上述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既扩张支撑了狭窄血管,恢复了血流的通畅,又有效的抑制了围血管区域肿瘤组织的生长。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所做出的任何简单改变、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楠,未经李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移支撑式液压支架
- 下一篇:一种急救用防喷吸痰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