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工艺中的高压电场烘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6584.6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顾平道;刁永发;邱燃;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3/00 | 分类号: | F26B13/00;F26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刺法非 织造 生产工艺 中的 高压 电场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工艺中的高压电场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刺法又称射流喷网法或水力缠结法,其原理与针刺法相似,所不同的是将钢针改为极细的高压细水流.利用水流的穿刺力使纤网中的纤维相互缠结。由于其工艺较简单不用黏合剂;加工时纤维不受损伤;产品吸湿柔软、外观与性能接近于传统的纺织品;手感和悬垂性好,市场需求量大,因而此工艺越来越被广泛采用。不足之处在于它采用高压水作为动力,所得到的非织造布含水量很大,故在烘干过程中能耗较高。
由于高压静电场对蒸馏水的蒸发和物料的干燥过程有促进作用,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高压电场下不仅可以提高干燥速率、节省能源,而且对产品的质量没有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无纺卫生系列产品具有杀毒、无菌的作用。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水刺法烘干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刺法生产工艺中高压电场干燥应用技术,它的高压正极板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等间距的芒刺,高压负极板为半圆形金属板,利用针一板型高压电场来达到干燥的目的。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工艺中的高压电场烘干装置,所述的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由成网系统、水刺系统和干燥卷绕系统完成,所述的干燥卷绕系统由高压电场干燥设备和卷绕头组成,所述的高压电场干燥设备采用带有芒刺的高压电场干燥设备,其在金属板外壳结构上布置左右对称的两块绝缘板,同时在绝缘板结构上设有转轴,在转轴上安装高压极板,此极板上布置等间距的正电极金属针型芒刺,且在金属针型芒刺之间设置通风小孔,绝缘圆板和负极金属板连接在支撑杆上,并通过固定支架固定,支撑杆及负极金属板构成通风半圆管,金属板外壳结构的顶端装有引风机,排水槽位于金属板外壳结构的下端。
所述的成网系统包括混棉给棉机和梳棉机,所述的水刺系统包括圆筒型水刺机和脱水轮。
所述的通风半圆管除负极金属板外,各部件要求用电安全保护。
高压电场干燥的基本原理是“电场能传质”,即通过高压设备产生的非均匀电场,利用“浅川效应”,达到加快去除水分干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芒刺的高压电场干燥设备,它的高压正极板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等间距的芒刺,利用芒刺放电极所产生的不均匀高压电场产生的离子风对物料表面产生的冲击作用造成的,同时在高压负极板底部通入热风加快了水分子的蒸发,使其干燥速率提高,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电场干燥技术较只用热风干燥技术效率更高,更加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其原因有二:一是高压电场干燥特性属一种新的干燥机制,它与物料及其中所含水分的接触是靠高压电场,而不是与电极直接接触,这与通常的加热干燥的“传热传质”的干燥机制截然不同;二是由于芒刺放电极所产生的不均匀高压电场产生的离子风对物料表面产生的冲击作用,加快了水分子的蒸发,使其干燥速率提高。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有限温度区域内,相同的温度环境,它较热风干燥技术具有高效率、节能和环保等优点,采用高压电场烘干方法节能约40%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刺法生产工艺中高压电场干燥技术的应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1为排风口主视图;图2-2为排风口俯视图。
图3为芒刺放电极局部放大图。
图4为干燥卷绕系统的俯视图。
图5为干燥卷绕系统的放大图。
图中:
1-混棉给棉机 2-梳棉机 3-圆筒型水刺机 4-脱水机 5-水针 6-金属板外壳7-绝缘板 8-针型芒刺放电极(正极) 9-通风小孔 10-引风机 11-绝缘圆导板12-金属板(负极) 13-绝缘支撑杆 14-固定支架 15-卷绕头 16-排水槽17-转轴 18-热风半圆管 21-成网系统 22-水刺系统 23-干燥卷绕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落的拔罐器
- 下一篇:一种体外反博治疗中的体温调节装置